王文巧安静地坐在记者面前,讲述着这几年来读书的艰难:收入微薄的父亲,生病的母亲,同进同出的孪生姐姐,刚刚过去的高考,未来的大学……今年,她和姐姐一同考上了大学,贫穷的家里没有出现文学作品中那样抓阄上大学的场景,父亲说了一定要让两个人都去念书,可高昂的学费让一家人夜不能寐。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王文巧和姐姐王文琦出生在浙江金华武义泉溪镇新屋村。父母原来在各个村办企业,或者镇上县里打打零工,再加上家里的一点点薄田,生活只能过得去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不过让家里人高兴的是,两个孩子从小念书就不错,奖状不断拿回家,而且一拿就是双份。
一切在王文巧上初一的时候开始改变,不知道为何,母亲突然患上了精神疾病。家里因此少了一个可以做工赚钱的劳力,多了一个要花钱看病的无底窟窿。
两姐妹一边努力安慰爸爸妈妈、学着料理家务,一边认认真真地念书。王文巧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可他却认定了一件事情,读书好。有了这样一个爸爸,王家姐妹从小就知道,一定要好好念书。
一顿饭只买一个菜
中考那年,王家姐妹所在的泉溪镇中一共只有15个孩子考上了最难考的重点中学武义一中。别的人家都在高高兴兴地庆祝,可王家却没有多少笑声,因为到了高中,学费涨了,要在学校里寄宿吃饭了,家里的钱都用在给妈妈治病上,读书的钱从哪里来?
父亲还是那句话,要去念,这样姐妹两个才一起走进了高中。学费是亲戚凑的,朋友借的。
“读高中时,我们两个人一个月只用一百多块钱,在学校里吃饭两个人都只买一个菜。”过去这几年的艰难,王文巧说得很平静,也许在她们的眼里,日子就该是这么熬过来的。
高一时,两姐妹还在同一个班级里,到了高二开始分班她们才分开,虽然就在隔壁,可是王文巧笑笑说:“那是我们两姐妹分得最开的时候了。”人在一起,两姐妹的成绩也经常在一起,很多学校的大考之后,两姐妹的成绩总不相上下,在年级里排名前列。
打零工赚学费
高考终于来了,妹妹王文巧正常发挥,顺利地上了一本线,被天津医科大学英语系录取;而姐姐王文琦却在文科综合中失手,成绩虽然掉了许多,可还是被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录取。
两份通知书一前一后送到了姐妹两个的手中,妹妹的学费要6000多,姐姐超过了一万,对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爸爸说了,还是要去读,因为只有读书了,才能改变我们家目前的情况。至于钱,努力想办法。”王文巧说,她和姐姐两个人始终不知道现在家里到底欠了多少债,因为爸爸怕他们念书分心,一直不说这个事情,“如果家里真的没有钱,那我们就去申请助学贷款,再加上去打工,无论如何也要把大学撑下来。”
这个暑假,姐妹两个人回到了奶奶家,每天起早摸黑就做一件事情,帮着村里的一家企业把大头钉装进包装盒中去,忙碌上一天也能赚个十几块二十多块钱。虽然只是杯水车薪,可两姐妹却多了一份希望。
再过二十多天,就是姐妹报到的日子了,最远只去过金华的两个小女孩,要去三千里之外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了。“再苦,我们也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读书,才是改变一切的希望。”王文巧咬了咬嘴唇,把这句话又说了一遍。
来自寒门的优秀生(高考分数二本以上,农村户口,其他标准详见本报7月10日A4版),你们可以通过钱报新闻热线和网络报名,或者寄信至钱江晚报都市新闻部,来信来电请注明“中天·钱报”助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