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暑期实践来到世界屋脊
如火如荼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暑期的一道独特风景,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已经不局限于在浙江本地进行社会实践,纷纷背起行囊,踏上“西征”的路途,“西征”的站点,也越来越远,有人走到了大凉山,还有人走到了甘肃,走到了新疆,而更远的,将医疗实践小分队开到了世界屋脊——西藏。
一路向西四川大凉山站
信念战胜一路的波折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处。
此次进凉山,小分队的任务是将在实践前期募集的6000多册图书、3000多件衣服,送到凉山人的手中,今后的募捐工作还将进行下去。“贫困的改变需要社会的支持。”小分队领队陈富民说。
凉山小分队一行17人来自浙大机能、材化、计算机、医学等四个学院,7月28日从杭州启程,经成都中转,然后到达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杭州至成都的K351次列车,车厢内挤满了旅客和大小的行李,就连过道上都睡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的是汗臭、烟味……烦躁的人群让空调失去了作用,小分队的队员在座位上一动不动也会汗流浃背。一切的艰苦只是个开始而已,在44个小时的旅途之中,还有更大的考验等着他们。进入深夜,车厢里很安静,长途远行的新鲜感已经消失大半,代替的是无尽的倦意。而小分队的男队员轮流守夜,累了就换人顶上,难熬的40多个小时,对于队员来说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
终于,火车抵达成都,却碰上了暴雨洪水,陈富民告诉记者,他们本来准备在火车下午5点到成都站后坐下午6点的火车去西昌的,可是由于洪水爆发,火车晚点了。在成都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小分队整整滞留了11个小时。在火车上没有得到好好休息的队员们一下火车不得不在候车室硬座上度过这一难忘的夜晚。由于小分队身穿统一的社会实践服装,这也引起了其他旅客的好奇。旅客一听是杭州跑来的大学生,都十分惊讶。
一路向西当地印象深刻的调研
90元一年养活一个小学生
“调研的过程让我既心酸又欣慰”,队员唐媛是这么形容她在凉山喜德县博洛拉达乡的调研经历的。
“博洛拉达乡居住的全是彝族人,这个地方周围都是山,我们从喜德县城过去的时候真可谓是‘跋山涉水’,花了3个多小时才到的。一路上我都担心车子会不会从山上掉下去,真是太险啦!”说起去博洛拉达乡的过程,唐媛还是心有余悸。“我们到达博洛拉达乡之后,去了几户农户家中调研,陪同我们的是他们的乡长。乡长说这几户人家还算这个乡‘中等水平’的,可是这几户人家住的都是只有一间的土房,上面还是用茅草做的屋顶,根本经不起风吹雨打,我没有办法想象达不到‘中等水平’的人家会是什么样。”
“我走访了两户人家。在海来木乃家,一进去闻到的就是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海来木乃拿出全家最好的食物——土豆来招待大家,我们看了都很心酸。”海来木乃,72岁,十几年前妻子和几个孩子因病但又无钱医治而相继死去。后娶一妻,生有三女,幸亏国家的减免和补助政策都得以上学,可是海来木乃跟妻子都体弱多病,根本无能力抚养3个女儿,连家里温饱都无法维持。
第二家是沙马三八家,沙马三八今年47岁,有5个孩子,大儿子辍学在家,其他几个孩子都在上小学。沙马三八有残疾,不能劳动,“沙马告诉我,虽然一个孩子一年的所有费用只有90元,可是还是负担不起。听了这个,我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90元,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月生活费的一个零头而已,而他们一个孩子却可以生活一年。”唐媛的声音哽咽了。“不过当我问他如果只能让一个孩子上学,你会选男孩还是女孩时,沙马毫不犹豫地说我会让我的孩子们都读下去。这个坚定的回答让我又有了些欣慰。”唐媛说:“只要不放弃,生活总会有希望的。”
一路向西世界屋脊站
次旦卓玛:我从高原来,再回到高原去
这个小分队很特殊,他们人数很少,只有5个人,而且都是浙大医学院西藏社会实践小分队的研究生;他们社会实践的目的地很远,西藏,世界的屋脊;他们实践的目的也很明确,去高原治病。
7月28日从上海出发,坐上去西藏的火车,一路向西,历经49个小时的颠簸,于7月30日晚9时抵达拉萨。此行共经过8个省,横跨祖国大陆,总行程4373公里,7月30日到达拉萨。小分队选择在拉萨附近的蔡公塘进行社会实践。
5名队员中,惟一来自西藏的大学生次旦卓玛,既是这次行动的领队,也是翻译。
次旦卓玛是小分队中惟一的一名西藏同学,今年在浙大医学院读研二,主修心内科。她说西藏是高原,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高血压,继而会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她主修心内科。
队员许斐曾在火车上问卓玛:“毕业后要到哪里工作?”她坚定地回答:“回西藏!”
次旦卓玛在当初进入浙江大学时,毅然选择了学医,“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更加觉得选择医学是正确的,我想通过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能够让高原人民享受到更多先进的医疗保障。”她在她的支医记录中写下了这样的总结。
一路向西
将医疗实践小分队
开到了世界屋脊
“我们队员除了一名西藏的同学大家都没去过西藏,所以一路上大家很兴奋也很好奇。当我们在火车上看到7月的唐古拉山还在下着鹅毛大雪的时候,什么高原反应都抛之脑后了。”队长王许安告诉记者,“不过第二天队员们还是普遍感到头晕、胸闷、气喘,高原反应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小分队一行5人首先来到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敬老院进行医疗服务,先向敬老院赠送粮油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随后对每位老人进行常规体检、健康咨询及常见疾病的宣教,不过调研下来的数据,确实让队员们有些吃惊:该院共有21位老年病人,平均年龄65岁,共有12人患高血压病,其中3人心脏听诊闻及收缩期杂音,6人患有白内障,3人有胆石症,7人患骨折(多由车祸、劳作摔伤引起)。队员们还发现他们对高原常见疾病缺乏足够认识,其中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者人数为零,骨折患者接受治疗者为零,白内障及胆石症患者均仅有一人接受治疗。我们这次带了不少药,给他们作了治疗,希望他们快点好。
“藏民非常好客,也很细心,他们怕我们喝不惯苏油茶,特别去集镇买了矿泉水给我们喝,准备了牦牛肉饺子,挤了新鲜的牛奶。”王许安说。小分队的队员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量了血压,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体检,“老人们普遍都有高血压,我们告诉他们,以后要吃一些低盐低油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王许安说。小分队把一些常用的药品送给老人们,临走的时候,老人们不住地说“普干那(谢谢)”。有个老婆婆躺在床上起不来,却流着眼泪要送他们走。老人们送小分队队员走出了好几百米,才依依不舍地回去。这让队员们非常感动。
队员许斐说,他至今还记得次旦卓玛说将来要回西藏工作的神态,眼里没有一丝犹豫。“当时我有些不理解。但是来到西藏短短的几天已经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西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尤其在敬老院的活动中,我顿时理解了卓玛的想法。西藏的父老乡亲需要她,需要她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回家乡。卓玛的一言一行都让我感受到她对乡亲的关切,对家乡的热爱。我为有这样的队友卓玛感到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