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7日讯 昨天,省环保监测站的数据表明,今年前7个月,浦阳江诸暨段(下简称暨阳江)的出境水质明显高于入境水质。具备自我净化能力的暨阳江,总体水质达Ⅲ类水质标准,被认为“适宜游泳”。一位省领导为此感慨:“这是一个奇迹。”
暨阳江流域面积达2203平方公里,占该市国土面积的95%。历史上为农业提供灌溉的这条诸暨“母亲河”,流经之地如今已成制造业重镇,沿线分布的14大块状经济中,店口、大唐等镇为全国最大的小五金、袜业生产基地。
“今年以来,我们‘关’掉了5亿元工业产值。”诸暨市市政府一位负责人表示。牵涉数千家企业命运的一系列举动,围绕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损耗等主题而展开。
店口镇1422只小铜炉,去年以来被下令整治,其出路是就地改造成电炉或关停。这一举动在当地引起震动。诸暨曾先后三次下决心整治小铜炉,均因涉及面广、怕影响一方产业而无果。1000余只小铜炉现在已被改装成无污染的电炉,并装上了电除尘器。7家不肯配合的企业被立案处理。
据悉,关掉的5亿元产值,大多集中在当地支柱产业。今年6月30日,诸暨最后一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停止运行。诸暨市经贸局副局长倪敏利表示,诸暨关掉了240万吨的水泥机立窑年产能。
“关”掉5亿工业产值,并没有“关”少经济总量,而是“关”出了一片“绿色”。记者了解到,今年前6个月,该市工业产值达686.03亿元,同比增长15%。与此同时,万元GDP能耗有了较大下降。
记者了解到,被“关”掉的5亿工业产值,大多通过技改新上了环保型生产线,如在水泥行业用回转窑替代机立窑。“淘汰传统落后工艺,企业的态度已从抵触逐渐转为主动。”诸暨市环保局局长孟桂明表示,其中既有国家宏观调控、群众呼声、社会压力等因素,更由于诸暨企业真正进入了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自发阶段。
“在还清‘历史陈欠’的同时,我们还努力避免对环境的‘新债’。”记者了解到,为严控环境准入关,该市3年来“叫停”30多只大型工业项目。今年当地一个投资2亿多元的化工项目,被环保部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