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杭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杭州“零贫困家庭”工程 让245户家庭无后顾之忧

  自从儿子考上大学,48岁的老马师傅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喜的是儿子争气,忧的是学费没着落。

  幸好,“零贫困家庭”工程就像及时雨一样,给马家带来了希望。

  儿子的学费不用再愁了。社区的一家共建单位主动“承包”了老马儿子的学费,直到他大学毕业。

  “政府很贴心,替我们解决了麻烦事。以后不管干什么事都有劲。”昨天,说起这事,老马的脸上笑开了花。

  一家人月生活费不足四百

  老马住在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河坊社区,前几年夫妻俩双双失业。

  后来,社区照顾他,让他做起了保安。妻子也偶尔到外头打打零工。老马说,其实他们俩如果不生大病,家里没大开销,日子还算过得去。

  去年儿子考上了成人高校,光学费一年就要5500元。为了给儿子筹学费,老马四处打工又病倒住院,一家三口的生活标准一下子落到低保线以下。

  今年1至6月,老马家的“账簿”记载如下:

  收入——老马当保安,每月750元,6个月4500元;老婆干了4个月临时工,每月750元,累计3000元。

  支出——儿子学费半年2250元;老马住院一次,扣除报销,自负3000多元。

  两项相减,半年的收入仅剩了2250元,平均下来每月生活费只有375元。

  儿子的学费被“包”到毕业

  清河坊社区帮扶救助员俞美华说,按老马家的情况,是现行政策无法覆盖到的“两不靠”。

  夫妻俩的月收入达1500元,超过了现行“低保户”和“困难户”的救助政策规定标准。

  另一方面,老马儿子考上的是成人高校,不属于“因学致贫”救助范围,学费无法免除。

  老马一直在“熬”着过日子。孩子的学费成了他一个解不开的心病。

  今年初,好消息终于等来了。上城区在杭州率先推出一项特殊的“零贫困家庭”工程,专门用于救助现行救助政策无法覆盖的困难家庭或者是已享受了救助政策但生活仍然贫困的家庭。

  在首批调查摸底时,老马家榜上有名。

  今年3月份,由清波街道牵头,社区共建单位吴山指挥部与马家结成对子。这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老马儿子的学费全部由吴山指挥部承担,直到他大学毕业。

  “零贫困”需要大家伸援手

  “零贫困家庭”工程一推出,立即引来上城区居民的关注。在杭州社区网“杭州论坛”上,湖滨街道岳王路社区40多位居民就在热议此事。

  社区居民“czj061”说,他是“零贫困家庭”工程的直接受益者。“那天我住院开刀,社区领导送来了爱心款和慰问品,很令人感动。”

  社区居民“亓元”说,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是一件顺从民意的大好事。

  “但是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的年代,二极分化比较严重。社会上还有不少困难家庭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爱心援助。”“亓元”说,“零贫困家庭”工程,需要整个社会来添砖加瓦。

  “毕竟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如果企业家、相关部门单位都参与进来,那就会有更雄厚的援助实力。”

  “零贫困”体现救助新理念

  在新浪博客上,一位叫“王学进”的网友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这样写道:

  上城区不满足于“应保尽保”的救助现状,针对很多家庭贫困是动态式的特点,推出“零贫困家庭”工程实行动态救助,建立发现、帮扶、解决机制。这是自己给自己施压,找麻烦。

  但也正是这点,让我看到了上城区政府解危济困的诚意和决心。

  比较其他救助机制,“零贫困家庭”工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打造了贫困发现机制,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救助工作理念。

  此前都是由个人提出申请,民政部门核实后再确定救助。这种实施系统往往会给求助人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因为一些工作人员在甄别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者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歧视性的语言和做法,思想中总有申请者可能“骗保”的潜意识。

  显然,这种实施系统不利于救助工作的展开。

  从由困难群体提出申请到政府委托社区志愿者深入家庭主动发现受助者,不仅可以免除低保申请者遭冷眼受歧视的尴尬,而且更能保证救助人众的可靠性、真实性。

  救助工作由强调管理到强调服务的转变,符合现代社会转型的需要,也符合很多家庭的贫困都是动态式的实际。

  “零贫困家庭”工程非常人性化,值得称道。

  把“零贫困”工程

  进行到底

  上城区民政局副局长金水根告诉记者,实施“零贫困家庭”工程,就是要让贫困家庭“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

  “我们已建立责任人和走访制度,及时发现家庭变动情况,使需要救助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脱贫家庭及时退出。”金水根说,把“零贫困家庭”工程进行到底,让困难家庭渐渐走出贫困,过上品质生活。

  根据不同困难家庭的不同情况,“零贫困家庭”工程还实行个性化救助,实行“一户一策”,尽可能做到“出现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

  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71岁的姚美华老人身患高血压,每天都要吃价格不菲的降压药,这使得老人的生活很拮据。社区与辖区内“华东大药房”沟通后,药房答应免费为老人提供一年的降压药,并派保健医生定期上门帮她测血压。

  在上城工业园区工作的外来务工者王立宏,前些天老为儿子生病所欠的医疗费发愁。当他听说能享受“零贫困家庭”工程的救助政策后,赶忙递上了申请书。区慈善总会急事特办,当天就送去了核准补助的医疗费1000元钱。

  上城区民政局有关人士说,工程启动3个多月来,已收到一定成效。截止6月底,全区245户符合“零贫困家庭”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已通过街道、社会力量救助213户,救助金支出68万元。

  余下32户将由街道上报区慈善总会,实施托底救助。

  新闻链接

  上城六街道

  创新脱贫机制

  根据有关规定,“零贫困家庭”工程救助的主要对象是本区户口且实际居住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必须是区属企业工会会员)贫困家庭。

  救助标准为救助后贫困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达到杭州市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340元。

  上城区的六个街道在具体实施“零贫困家庭”工程中各显神通,从实际出发,使帮困工作各显特色。

  今年1月初,湖滨街道依托“四大银行”启动民间救助机构“阳光无忧在线”系统,至今已受惠238户,共计256人。

  早在两年前,湖滨街道借鉴银行存取的模式,相继建立湖滨地区“四大银行”,即:“爱心银行”、“图书银行”、“时间银行”、“岗位银行”,为需要帮助的群众建立了社会化的资金援助、教育援助、生活援助、再就业援助机制。

  “有了四条腿,还要有一个桌面。”湖滨街道今年启动“阳光无忧在线”帮扶救助体系,即通过每个社区的帮扶救助员调查摸底收集信息,传递给阳光俱乐部志愿者,由其联系合适的辖区单位、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与此同时,南星街道也提出“六个零”工程,即残障人士家庭权益保障“零盲点”、家庭生活“零贫困”、康复服务“零遗忘”、就业安置“零遗漏”、教育培训“零空白”、融入社会“零距离”。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