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此贴心的媳妇(右)在身旁,95岁的婆婆(中)感到很幸福。赵用 金新安 盛永乐 摄
黄冬花手捧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奖杯。赵用 摄
温州网讯 题记:70岁的黄冬花,这位乐清双峰乡后岙村公认最“苦”的人,一次又一次默默把“苦难”担在肩头,不离不弃地守在95岁的婆婆病榻前,成为十里八乡“好媳妇”的典范。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将“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证书和徽章颁给了这位在苦难中坚韧的“好媳妇”。
(一)
黄冬花的屋子,与一幢三层大理石小洋楼相对,是原来村公社的猪舍。30年前,黄冬花凑了300元钱把它买下来,请亲戚做了泥水活,如今则用单层水泥板隔出小小三间。左右两间分给了两个儿子,中间住着她和婆婆。
门口,一眼就能看见坐在床上的婆婆项小连。95岁的婆婆,眼睛依旧发出明亮的光,银色的头发齐齐捋在两侧,嘴巴闭得紧紧的。有时候,人们看到她缓缓放下松弛而干瘦的小脚,手掌缓慢地把过床沿、扶着门框、朝着门外,缓缓挪动“三寸金莲”。
“想去哪里?”这时候,黄冬花往往会及时走出来,娴熟地从腋下搀住瘦小的身躯,古稀之年的她在婆婆旁边显得那么坚实。
婆婆喜欢外出走走。6年前临近端午的时候,婆婆突然高血压中风,倒在外面路上。乡村医生说婆婆年纪大了,劝冬花一家放弃凑钱治病,早点准备老人的后事。
“她婆婆那时要是真走了,对冬花来说还是好事情。眼看着苦日子要熬出头了,婆婆这一病又苦了她。”村副支书林成立说。村里没人不知道冬花的日子过得辛苦,大家暗地里都这么讲。
黄冬花18岁嫁到陈家,小姑才6岁,一家5口就挤在山上茅草棚里,仅靠番薯汤充饥。公婆、丈夫相互都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干活,小姑和三个子女全靠冬花一个人拉扯大。“坐月子的时候,她都要自己烧饭、洗衣服,出了月子就要照旧下地干活。”陈家邻居陈美云说,邻居照看小孩、洗衣服这些事情冬花都会主动帮忙。“家里里里外外,都她一个人张罗。她人勤快,心也好,偏婆婆以前不喜欢她。”
(二)
35年前,陈家公公得脑溢血瘫痪,婆婆撒手不管,一个人跑到黄岩,直到公公过世后两三年才回来。村里人都说,陈家全靠了这个儿媳妇。
“喂汤喂饭、端屎端尿、洗身按摩……全靠我妈一个人,奶奶不在,我爹身体本来就不好。”冬花的大儿子和女儿从那时候开始,辍学帮忙种田。大儿子陈正夫说爷爷瘫痪在床的那几年,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营养不良导致他们姐弟听力不好,母亲冬花更是落下病根。“没什么好东西,要是队里分点小米、小麦都给爷爷吃,妈妈总是饿着。”
公公过世20年后,这一幕在冬花丈夫陈炳杏身上重演。
“那天中午吃饭,婆婆大叫起来。”大家赶过去,陈炳杏已经滑到了桌子底下,嘴里还含着半口饭。
家人用拖拉机把陈炳杏送到了温岭的医院,住了半个月,几千块治疗费花光了,只能送回来。“太公、公公都是‘摔’的,全由婆婆一个人照顾。”小儿媳项仙荷指着摆在堂屋的床,“就这边搭个铺”。她清楚地记得,最后的日子,冬花不断地把丈夫眼角、耳朵流出的血水擦掉,半夜起来为其揉搓身体,抱出去为其方便,从不麻烦子女。
这些事情,村民和冬花的子女都看在眼里。然后婆婆也“摔”了,冬花会怎么想呢?
(三)
“她要想干什么还是帮她做,想吃什么还是给她买。”冬花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婆婆想吃粽子,晚上10点她也会生火做;婆婆想吃乌骨鸡,她就上街买,“不然心里过不去。”
婆婆喜欢吃糯米、粉干、带鱼和猪肉,以八宝粥为主食,每天要喝一罐。长年累月下来,对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冬花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
当年在镇上当保姆攒的钱剩下不多,子女的“孝敬”钱也不多。她一得空就坐在小椅子上,拿着钳子装小霓虹灯头、编草帽……媳妇说,这些零碎的加工活,村里妇女每天能赚10来块钱,冬花膀胱炎很重,赚一块钱也不容易。家里楼梯边上放着好些捆香,邻居说,冬花一捆香赚二毛钱差价,村里人知道冬花难处,就常到她这里买。冬花总要想法赚些钱,设法给婆婆打打牙祭;她自己的菜碗里,却常年只有炒土豆这些自家地里的蔬菜,而且常年只用菜油,婆婆的剩菜是她不多得的荤腥。
婆婆不喜欢翻来翻去,每次换被褥、换衣服、洗头、洗澡都免不了发发脾气,拉屎拉尿就直接在床上解决。冬天用柴火烧热水、给老人洗澡;夏天用凉水定时擦身,每个礼拜按时洗头……冬花一边哄老人,一边麻利擦洗,揩污渍,按摩身体,从来没有耽搁。
村民们没有想到,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婆婆,居然就这样被冬花“守”了回来:苏醒、进食、握掌、举手、起坐……去年9月,甚至还能挪挪“三寸金莲”,下地走动。
“婆婆对太婆好,太婆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大儿媳马连英说,冬花膀胱炎腰痛,现在光吃药不行,还要隔三差五挂盐水,婆婆渐渐体谅冬花的难处。“太婆能动了,有时候上厕所就撒在路上,一滴一滴的。其实是硬忍不住,她一撑一撑要往外上厕所。”记者 黄之宏 见习记者 夏晶莹 实习生 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