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4日讯
据新闻晚报报道近日从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传出消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房四宝正在启动申报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最快明年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申遗的,往往是在现代文化发展竞争中很容易受到伤害,必须保护的文化遗产。文房四宝现况如何?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
千年湖笔面临失传
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以浙江善琏制造的为上品,人称“湖笔”,相传创自秦代大将蒙恬。据善琏含山湖笔厂厂长钱建梁介绍,湖笔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支笔从原料进口到出厂,大大小小可细分出一百二十多道工序,都必须由纯手工完成。
制作湖笔,对原料的选取也非常严格,羊毫一般只选取杭嘉湖一带的白山羊腋下、脖子下的毛,这两部位较少摩擦,在毫的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蘸墨后笔锋仍能保持尖锥形,而狼毫笔用的是黄鼠狼尾巴上的毛,来自遥远的东北。
湖州市湖笔行业协会会长许阿乔说,湖笔制造已没有多大发展空间了。目前整个协会有五十多个成员,但真正形成规模的只有三家,其他的厂子,一般也就雇佣七八个工人。
湖笔衰退的更大原因,则是用毛笔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全年生产的65万支湖笔中,一半供出口,主要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国内的孩子不用学了,就一些老人还写写毛笔字,但韩国和日本的学校规定小孩都要学,每一批订单量都比国内大很多。”
石料稀缺好砚难觅
端砚号称四大名砚之首,是此次申遗活动中“砚”的代表。据称,广东省肇庆有十个端砚矿坑,最珍贵的是“老坑”,那里出产的砚台材质最优,“天然滋润,不吃水”,墨汁存放几个月也不会干。今年浙江西泠拍卖会以65万高价拍出一方端砚。
由于端砚石料越开越少,为保护珍稀石料,“老坑”迄今已封坑4年,而近年来石料被用于造型雕刻,更加剧了端砚材料稀缺的窘境。
市场太小陈墨太多
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墨业,尽在徽州”的说法。清代全盛时期,它占据了全国90%的墨市场,上自皇帝,下至平民,只要读书写字,人人都要用徽墨。
但在文房四宝式微的今天,墨也没能幸免。
在上海福州路上的古籍书店,依次排列的众多徽墨当中,因为库存积压,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品。虽然这些墨块出墨多,光泽度高,但还是一直无人问津。
目前,墨块总体市场低迷,购买者以小学生居多,可他们并不在意墨的质量、质地以及圆润度等要素。而更多的家长虽然让孩子写毛笔,但对于他们来说一瓶“曹素功”的墨汁已经足够了。
书法及绘画爱好者是整个文房四宝的主要消费者。他们对墨的质量等有所讲究,要求自然也高,但购买量却少之又少。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面临的情况也差不多。
上海朵云轩业务部经理陈惠民认为,虽然传统的书法、绘画越来越远离文化人的生活,但并不能断言文房四宝就没有未来。比如现代广告中的墨渗效果至今都不能用电脑合成。现在,昆曲的申遗成功就为昆曲的保护起到了十分良好的作用。“文房四宝”的申遗同样能提醒国人珍惜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