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8月6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正式公布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 “军工”一时成为宁波民企老总们的热门话题。据了解,目前宁波越来越多的民企正踏上“从军”之路,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参与国防产品研制与生产,涉及防弹衣、侦察机、军用服装、军用车辆等领域。
“军工”大门越开越大
中国宁波网讯长期以来,国防军工行业由于属国家战略性产品,各路资本尽管想吃军工“蛋糕”,但因为对政策难以把握,大多持观望态度。2005年2月,国家发布了《非公经济36条》,被公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最有分量的文件”,以旗帜鲜明的态度鼓励民企“参军”。随后,国家又发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确定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分类管理许可制度。按照许可制度,此前一直由国有军工企业和国有资本垄断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将面向社会开放,得到许可后,民营企业、外资及合资企业,均可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
这次发布的《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进一步表明,非公经济可参与五大领域:军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军工配套科研项目;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采取多种方式与军工企业合作,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民企从军之路将更加清楚了。”奇迪电器集团总裁周奇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奇迪电器承揽了总价值达2000万美元的联合国采购大单,专门为联合国派往世界各地的维和部队、急救医院和科研机构等提供10万台各种规格的空调。
甬企“参军”非常踊跃
记者了解到,宁波市不少企业早已在国际军工圈中小施身手了。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防弹装具生产企业,生产的防弹衣和防弹头盔在国外十分抢手,产品远销欧美、中东、非洲、东亚等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军需装备和特殊民用领域。尽管目前国内生产防弹衣的企业有很多,但大成除了能生产防弹衣外,还是国内惟一有能力生产防弹背心面料的企业。目前,除了供应国内公安、武警、保安的需求外,英、法、以色列及中东绝大多数国家装备的防弹衣都来自大成公司。
在宁波市生产军品的民企远非大成公司一家。天安集团参与了神5、神6电子元件的研发;华翔集团承担了各型特种车辆系列的研制;拓普公司承担了坦克、军车减震系统的开发;宁波贝斯特航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一直在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发和生产;奉化的南方机械制造公司生产的千斤顶、汽车举升机、运送顶等产品被联合国维和部队采用……宁波市目前参与军品研制生产的民企已有20多家。而且有更多的民营企业想挤上“从军”的列车,慈溪一家企业老总昨天告诉记者,目前民用电气市场呈饱和状态,而军工领域刚向民企开放,因此他们很看好相关的军品市场。
宁波民企“从军”有优势
为何如此多甬企盼望“从军”?市经委有关专家认为,未来军工市场空间巨大,大到车辆、工程机械、飞机、船舶、集装箱,小到刀具制造等。由于军队采购具有批量大、品牌忠诚度高的特点,因此是民营企业最理想的潜在大客户。再加之军队拥有税收、技改政策、特殊市场保障等政策优惠,无疑对民营企业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况且从全球军品市场来看,军品的利润率普遍高达50%左右,是个绝对高赢利产业。
浙江省经贸委下设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军品生产向民营企业逐步放开后,该机构将会具体管理这个领域。该办公室主任陈加福昨天告诉记者,浙江省将制订出更具体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出台后,政府对从事军品生产的民企将实施规范化管理,包括协调、保密等细节。
记者了解到,宁波市从国防战略的高度,对民企进入军工领域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去年的浙洽会期间,市科技局专门为民营企业进入军工技术领域组织了相关培训,借助专业力量来帮助更多的民企顺利进入军工领域。
“民技军用”助推产业升级
近年来宁波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的密集带,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产业集聚优势也为宁波民企实现从军梦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国防军工领域,民企要介入有较高的门槛。除了技术、资金等保障外,从2000年起,国防科工委逐步对所有参与军品生产的企业进行认证,即所谓三证:保密认证、质量认证和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其中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最为关键。奇迪集团总裁周奇展认为,民营“从军”将使制造业出现自觉的产业升级。大量新购进的先进设备将会取代原有老设备,研发力量的提升将会使制造业产生质的飞跃。市经委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民营企业参与军品市场,主要是在IT通讯、交通运输、电气元件、软件协议、高科技材料等领域,主要是做配套供应商。随着国家对军工领域的放宽,此类企业的“从军”之路理论上会更加便捷。但趋势是军民更广泛的合作,由原来边边角角的非主流产品,到生产骨干、核心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