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着于子三烈士的遗像前进(资料照片)
大学路上的求是书院
蔡文宁讲述当年的故事
老浙大求是书院。60年前觉醒潮涌。青年烈士悲愤抗争,为自由血在飞
本报讯 作为当年浙江大学的遗迹,求是书院古风犹存。1947年,它见证了一场席卷全国的“于子三惨案·反迫害争自由”运动。与当年用年轻生命换来的觉醒和抗争相比,而今的自由与和谐如此富裕和珍贵。
当生命被暴力剥夺,自由遗失在不知名的远方,抗争爆发了。1947年10月26日,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学生运动的优秀骨干于子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于子三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青年社的骨干,他能力强,好接近,对人和蔼。”当时的浙江大学学生蔡文宁说。
竺可桢校长和学生们多方营救,国民党政府答应放人的当天晚上,也就是当年10月29日,于子三被杀。
出离悲愤!浙江大学学生在校园阳明馆前的广场召开大会,他们决定到清泰街上仓桥附近的国民党保安司令部瞻仰于子三的遗容。“我们全校学生10个人一批,瞻仰于子三的遗体,他被放在露天的一个棚子里。”蔡文宁忘不了惊心动魄的惨象,“于子三张大眼睛,嘴也不闭。他的喉咙上被挖了个洞,插了玻璃进去,伤口是瘪的,那是国民党伪造的自杀假象。”
事实上,国民党逮捕于子三时,就把他身上的眼镜、腰带都搜走了,监狱唯一的窗户完好无损。他遭电刑而死。
然而暴行远未结束。1948年1月4日,当浙江大学学生在子三广场准备为于子三出殡的时候,校外国民党警力戒备森严,而后冲进来二三百个暴徒,手持大棒冲学生们暴打。他们的理由是罢课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我们挽歌队的女孩子首当其冲,很多都被打伤了。”蔡文宁说。学生护卫队反击时,抓住了十几个暴徒,他们交代,是国民党用钱收买了他们。
用生命换来的觉醒和抗争风起云涌。于子三的冤死在全国引发了大规模的“于子三惨案·反迫害争自由”运动,而“民主堡垒”浙江大学成为运动中心。
于子三的惨死,让蔡文宁看到了国民党的残暴血腥之酷烈。几个月后,蔡文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