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1日讯
今年6月份,杭州上城区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定了详细的双向转诊实施办法,希望通过建立绿色通道等措施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实惠。8月份,我省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方案也正式启动,不少大医院已与社区医院成功联姻。建立有效、畅通的双向转诊通道,让百姓放心就医已成为很多社区医院的努力方向。
“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双向转诊,一种城市医疗卫生资源能合理配置的理想格局。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卫生部门都为实现这一理想不断探索,在这过程中,“双向转诊”成为关注的热点。早在2005年,杭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就有双向转诊的服务,连日来,记者一直在主城区各大社区医院穿梭,通过调查发现,双向转诊在实际中并不是很畅通。双向转诊在蹒跚前行中遭遇“拦路虎”。
市民许百钦: 社区医院看病心里没底
“我看病还是喜欢到大医院去的,譬如看眼肯定去浙一,神经科去浙二,看皮肤去市三,社区医院嘛,我主要就是来挂挂盐水,配点常用药。”8月17日中午2点钟,大木桥社区的许百钦正在家门口的卫生服务站输液,他患了病毒性疱疹,在市三医院确诊后,他带着药回到小区,“在这里输液离家近、人还少,比大医院好多了,这是我退休后社区医院带给我的最大方便,但看病我还是不太相信社区医院的水平,总担心有误诊什么的。”许百钦是杭州电力局的退休职工,说起自己对社区医院的感觉,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定点的社区医院是朝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我生了毛病还真的很少去,不是说那里的服务不好,其实医生的态度要比大医院好得多,但就是去那里总觉得心里没底,所以就宁愿去受排队的苦,生个感冒也硬往大医院跑,看来这也是一种惯性啊。”
许百钦的话代表了很多市民的态度,在采访中,不管是正在社区医院买药的老年人还是带着孩子打疫苗的年轻父母,他们都承认杭州的社区医院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给自己的就医确实带来便利,但一说起看病,他们还是不约而同地选择大医院。也正是因为百姓的这种不信任感,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服务,很少有人去主动享受,双向转诊的畅通也就无从谈起。
社区医院: 首诊未实现,转诊没机会
“在双向转诊中获得实惠的百姓?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从我们医院转上去的倒是有,但多数转上去后就没了下文,所以我们的健康档案有时就无法对其记录。”面对记者的问题,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院长钱大昕笑着摇了摇头,“我们是跟诸如新华医院等有双向转诊服务的,但这种情况不多,因为很多病人本身没在我们这里首诊,也就不存在转诊的机会了。”
“部门利益的矛盾,老百姓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低,缺乏实际有效的转诊通道,医保待遇的不同。”说起双向转诊为什么不能畅通的原因,在社区医院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钱大昕不假思索就列出四大条。
“社区医院的住院病人双向转诊的情况会多一些,因为他们在住院期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我们会转到对应的大医院,如新华医院,等病情得到控制,病人会自己要求再回到社区,因为他们已经习惯社区的老年病房,这应该叫双向,但门诊上更多的就是单向转了。”记者在其他社区医院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点,住院在长庆潮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厚钿老大爷前段时间因为血色素突然下降,就被转到浙一,病情稳定后又回到潮鸣。
“与大医院有畅通的双向转诊通道对社区医院来说绝对是利好的,因为通过跟大医院的多种联动,可以增强我们医生的水平,从而增加市民对我们的信任,在社区看病多了一颗定心丸,这样也能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应该是多赢的。但我个人认为双向转诊的前提是能实现社区首诊。”
大医院: 病人“上转”容易“下转”难
作为三甲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杭州7家社区卫生中心有结对关系,诸如对社区医院进行技术帮扶及双向转诊等等。负责与社区医院联系的就是该院的对外联络部,“虽然医院也存在一个经济效益的问题,但作为大医院来讲,其实还是很希望病情稳定的患者能到社区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这样能使床位周转快一些,医院资源也得到合理利用,但现实是很多病人自己不愿意下转,医院也不好强迫病人,”联络部主任汪利民坦言,“现在好像形成一种上转容易下转难的单向转诊的局面,我们医院也在探索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今年6月份,市一刚跟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双向转诊的实施办法,相较以前,这次的办法更加细致,更加可行。”
“我们在调查中,也深切感受到这一点,病人不愿意转到社区医院,说到底还是缺乏对社区医院的信任,所以如何增强市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感也是实现医疗资源能合理配置的关键之一。”杭州师范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任建萍去年刚做了一个关于双向转诊的课题,“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再回社区,这肯定是以后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