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执法人员正在拆除一家黑诊所招牌。包敦远 詹逾 摄
黑诊所的牌子被摘下,药品被收缴。包敦远 詹逾 摄
浙江在线08月21日讯
黑诊所大门紧闭,里面漆黑一团,当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打开黑诊所的大门时,竟发现还有病人正躺在里面挂盐水。这是昨天杭州卫生执法人员在取缔本报昨天报道的定海苑小区黑诊所时,看到的怪异一幕。杭州市卫生监督部门、江干区卫生监督部门与早报记者一起,对位于江干区定海苑的十几家黑诊所进行查处。三家黑诊所被现场取缔,其他黑诊所也正在查处当中。
查处:区卫生局副局长亲自带队
昨天下午,杭州市卫生监督所、江干区卫生局、江干区卫生监督所、四季青卫生院等卫生监督部门一起出动,对定海苑小区的黑诊所进行查处,江干区卫生局副局长卫锦泉亲自带队。
几队人马兵分两路,顺着七甲路的小巷往前走,执法人员找到了位于定海路56号的第一家黑诊所,这时,老板正躺着打盹。
“有没有营业执照?”执法人员问。
“没有。”老板揉着刚睡醒的双眼答道。
“有没有职业资格证?”执法人员又问。
“没有。”这家黑诊所的老板除了办过一张暂住证之外,没有开办诊所所需的任何证件。工作人员没收了门口的广告牌和诊所里所有器械和药品,整整两麻袋的药品被收缴,执法人员还在门口贴上了公告。
这时,相隔不远的另一家黑诊所的老板,骑着电动车一溜烟地跑了,诊所大门也已关上。执法人员赶忙跑过去。一位富有经验的执法人员说,“看看大门有没上锁?”果然,轻轻一拉,卷闸门就打开了,里面漆黑一团。
“哇,里面还有人在挂盐水!”一打开大门,光线透进去,记者惊讶地发现,虽然大门紧闭,里面漆黑一团,但还有人正躺在漆黑的环境中挂盐水,而这时,诊所老板已跑得无影无踪。
办诊所的证件一张也没有
在定海苑一区6幢的一家黑诊所里,来自河南息县的一个王姓老板交代,他没有办诊所的任何证件,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医疗机关的考试,就与儿子一起到杭州开办诊所了。
据这个老板说,他是今年四月从河南到杭州的,所有药品都是从老家进的货。用完了,再从老家拿过来,“杭州不熟悉,到哪去拿货呢?”他说。
至于营业执照、执业许可证、医师资格证等,他根本没想到过去办。让他自己评价一下医疗水平怎么样,他自己也极不自信地说:“要说好也是不好的,这个怎么说呢?”
这个老板交代,到他这里看病的人不多,生意并不好。有一些河南人会到他这家诊所看病,因为觉得彼此是老乡。也有一些是本来在老家就熟悉的人,到杭州来打工,一旦有个头痛脑热,也会找他看病,一是觉得亲切点,二是看病时老板还会便宜点。
难题:执法人员苦叹取证难
正当执法人员对这些黑诊所进行查处时,周边一些黑诊所老板纷纷闻风而逃。他们把大门一关跑了,卫生执法人员也无可奈何。
在七堡附近的一家“性病”诊所,执法人员正走上楼梯去查处时,这家诊所老板正从楼梯口往下走,执法人员和黑诊所老板擦身而过。显然,老板是接到了通风报信的电话。
“我们既不能破门而入,没有证据也不能现场抓人。”正在现场查处的江干区卫生监督所监督二科科长陈晓霓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们就对这家诊所进行过查处,但没过几天,诊所又开张了。
怎么解决这些难题?
江干区卫生局副局长卫锦泉说,“管总比不管好。此外,管理也要有创新。”
公安执法机关、工商部门、卫生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等曾多次联合执法,对黑诊所进行取缔和冲击。此外,对当地出租户进行约束,租户也负连带责任,这也是让黑诊所没有立足之地的方法。
但是,取证艰难也是取缔黑诊所的一大难题。
黑诊所为什么屡禁不止?
黑诊所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昨天,当地一个居民向记者反映,自己的一个熟人到七堡附近黑诊所看病,据说是得了前列腺炎,花了几千元也没治好。后来才知诊所开出的药竟是“一种广泛用于猫、狗的药品”,这种药有很大副作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剂量,一旦过量,易导致听力减退。
明明知道黑诊所卫生条件很差,存在着很大医疗风险,为什么仍有人到黑诊所去看病?黑诊所为什么屡禁不止?民工们为什么不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所去看病?
正在看热闹的一个外地务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从来没去社区卫生所看过病,他说:“卫生所太远了,而且要等的。”另一个民工说出了心里话,“到杭州打工的人钱也不多,社区卫生所毕竟要贵一点。去诊所看病,老乡可以便宜点,语言也相通。”
“现在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些乱七八糟的人去找了‘小姐’,染病了,肯定不会去卫生所。”旁边还有人说。
黑诊所服务成本低、市场也有需求。这也许是黑诊所之所以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此外,外来务工人员生病时,感觉孤独无助,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治病,更希望获得一些心理安慰。在一些熟悉的诊所里,他们与老板有老乡感情,语言相通,似乎也更易获得安全感。
建立民工医疗保障体系
对治理黑诊所,卫生监督部门有些什么样的措施?取缔了黑诊所,那些低收入的民工又该到哪里去看病?记者昨天采访了江干区卫生局副局长卫锦泉。
卫锦泉告诉记者,一是进行查处,几乎每个月,卫生监督部门都有一次对黑诊所联合执法的行动。此外,每个星期,卫生监督人员也会到基层进行监督;
二是在取缔黑诊所过程中进行公告和宣传,针对民工印发宣传资料,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到无证游医处去看病;
三是“打建并举”。尽量多设医疗机构和民营门诊部、有资质的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解决民工就医难的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目前价格最低廉的医疗机构。到目前为止,江干区已有5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到今年年底,所有农村卫生社将全部转型,每个村、每个社区都将拥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呼吁建立民工医疗保障体系,这是正在进行的医改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解决了外来民工的医疗保障,也就解决了民工就医难的问题,解决了就医难,也就解决了游医市场屡禁不止的问题。”卫锦泉说,杭州是全国的医改试点城市,民工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