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2日讯
这两天,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江南村的葡萄种植大户朱屹峰刚刚将1000公斤江南牌葡萄装上汽车,从上海浦东机场空运北京。这种“巨玫瑰”葡萄的每公斤批发价为16元至20元,亩产值近3万元,比普通葡萄高了一倍。江南村这几天的葡萄日销售量在30吨左右,也就是说,葡萄这棵“摇钱树”,每天为村里“进账”50万元。
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发布的统计数字,2006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连续22年位居各省区之首。其中,农民家庭从农林牧渔业等农业产业中获得的人均收入为1377元,比2005年增长10.3%。“精耕细作”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1300万亩农田吃上“营养餐”,全省农业因此年节本增效近9亿元
在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赵庄村种粮大户毛金岳眼里,500多亩粮田是“活”的:“土地就跟人一样,营养要均衡,缺啥补啥。”
2005年以前,毛金岳施肥主要凭感觉,使用的高浓度复合肥,每亩成本要120元。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他知道了他的水稻因缺乏硅元素,要加施钙镁磷肥,不但施肥的成本降低了,而且种出来的成了“生态粮”。去年,毛金岳让370亩晚稻吃上“营养餐”后,每亩节本增效40元。
据省农业厅统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农田,亩均施肥较常规减少2.87公斤,节约成本10.15元,而每亩水稻增收28公斤,每亩蔬菜增收61.9公斤。去年,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34.2万亩。以此计算,全省仅此一项节本增效8.9亿元。今年,全省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500万亩,力争实现亩节本增效40元以上目标。
一亩地当成两三亩用,种养结合的农作制度创新让每亩增收200元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的种粮大户王阿牛现在又多了一个身份——养鸭大户。“身兼两职”的他钱赚得比以前多了,干农活倒反而轻松了不少:“鸭子在田里吃掉杂草,又用粪便肥田,它们在帮我干农活哩。”
王阿牛受益于我省目前推广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农作新技术——稻鸭共育技术。平均每亩水稻田养上10多只鸭子,就可多收250斤稻谷,还省下了除草、化肥和农药的费用,王阿牛去年200亩水稻和养鸭的净收入达14万元。
随着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用的农药、化肥相应减少,农业同样可以节能减排。绍兴皋埠镇上万亩养鸭稻田因为比常规稻田少施三分之一以上的肥料、农药,收获的稻谷被很多粮食加工企业看中,每公斤稻米要比市场价高出0.2元。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皋埠实施稻鸭共育的稻谷19项指标均符合无公害稻米标准。
浙江的耕地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余姚的鸡稻轮作、青田的稻田养鱼、嘉善的粮经多茬复种……我省农民创造性地“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让有限的耕地产出了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据省农技推广基金会调查统计,种养结合的多熟农作制度可使每亩增收200元,多者可达四五百元。
一个个如工业品般标准的台州西兰花畅销日本,合作社成了农民闯市场的“航空母舰”
一般蔬菜水果总是论斤卖,而台州临海上盘西兰花合作社的西兰花可以论个卖。这里出产的西兰花直径11至13厘米,高度14厘米,一个纸箱,正好能装下38个。
西兰花论个卖的背后是严格的标准化生产程序。什么时期用什么药,合作社都有详细的规定;所有社员的农药必须到合作社的科技服务部统一购买,用剩的药合作社要折价回收,田头不能留下空药瓶和肥料包装。每棵西兰花建立“生长档案”,在西兰花包装箱的标签上,不仅有产地和日期,有些还有种植者的照片。
合作社理事长徐友兴说:“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但合作社的西兰花抽检无一超标,畅销日本。全世界有1/9的西兰花由我们生产,除了日本,上盘西兰花还打进了欧美市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我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力军”。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的农民走向联合,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截至2006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1066个,从业人员和带动农户数量达到134万人和780万户,分别比2001年增长121.1%、97.1%和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