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2日讯
作为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浙江卡森实业有限公司早在2004年5月就开始和国际著名的私募基金机构进行合作了。据浙江卡森创始人及总裁朱张金介绍,2004年他们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华平创投后,在完善法律手续、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和与国际合作伙伴、发展战略、人才聘用、债务融资、完善管理等方面都有质的跨越。
据了解,创立于1936年的华平创投是进入中国最早的全球性私募基金,管理资金达150亿美元,目前在华投资额已达3.5亿美元。和卡森公司的合作,让他们看到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巨大合作空间,于是很多浙江民营企业开始进入这家著名的国际私募基金的视野。
事实上,这只是眼下国际私募基金进入浙江的一个缩影。
越来越多的国际私募基金开始意识到浙江的价值,他们开始“迫不及待”地谈论起要跟浙商合作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抢先跟浙江一些企业联系上,面对蜂拥而至的“同行”,他们将很难分到一杯羹。种种迹象表明,浙江因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众多国内外机构纷纷到浙江,寻找投资合作伙伴。
有业内人士介绍,在继北京、上海之后,浙江已成为全国国际私募基金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球几个知名国际私募基金像华平创投、黑石、软银、NEA、高盛、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投资等都已进入浙江,而紧随其后,国际上一些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甚至专业化的国际私募基金也在近年进入了浙江。
这对于新老浙商来说,是一个新的动向和现象,或许不久的将来,国际私募基金将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名词,也将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在做大过程中的一个优秀合作“外来助力”。
私募战略:选择传统企业,不控投,参与财务投资
投资回报率高达十数倍
据某会计师事务所介绍,几年前有香港的一家私募基金注资3000万元给国内一个啤酒企业,占有20%的股份,经过3年的合作期后,这家啤酒企业被另外一家啤酒企业收购(战略投资),香港私募基金投资把20%的股权出售了,获得了高达超过5倍的回报率;而另外一个国际私募基金,4年前注资2000万元给一制造业企业,4年合作期后通过上市,获得的回报是2亿元,回报率高达10倍。
据介绍,和国际战略投资不同的是,国际私募基金一般被称作财务投资,很少参与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内容,他们也不会要求得到企业的控股权,投资份额锁定在20%-30%之间,在3-5年时间里实现上市,通过IPO实现股权的退出,获取高额的回报率。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浙江活动的国际私募基金,从小到大各种规模都有,规模在2亿-5亿美元的属于小型私募基金,其对单个企业的投资规模在500万-2000万美元之间;规模在10亿-20亿美元的属于中型私募基金,其对单个企业投资规模在2000万-8000万美元之间;规模在20亿美元以上则属于大型私募基金,其对单个企业投资额一般在1亿美元以上。
据浙江省发改委有关官员介绍,国际私募基金在浙江投资的企业均是各自行业的领先企业,具有很高的成长潜力,其投资意图是待企业成长、上市增值后出售股权获利。
国际私募基金和平时所说的风险投资(VC)有一定区别,尤其在风险控制上,为了保证其低风险,国际私募基金在投资上稍微保守一些,基本上不会投资高风险的科技公司,基本上会选择传统型企业,目前在浙江一般涉足领域为传统型的产业,例如生产型、服务型(学校、户外媒体等)。
这一点通过华平公司可以看得很清楚,据统计,华平自从进入浙江以来,重点锁定的是浙江民企,2003年,华平以2200万美元注资浙江卡森,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06年2月,华平又通过注资9000万美元,从浙商沈国军的手中拿到了银泰百货集团30%的股份,随后银泰以强大的资金背景掀起并购潮。
浙商特性:规模适合,市场占有率高,有一批会赚钱的企业家
浙商就像美女,不断有求爱者上门打探
“国际私募基金对企业规模的要求一般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浙江民企刚好符合这个要求。”据一位长期接触国际私募基金人士说,随着浙江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良好的成长性,正在成为国际私募基金虎视眈眈的对象。
一个流传在业界的说法是,一般规模在6亿—7亿元人民币左右、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浙江民营企业,基本上都被很多国际私募基金考察过,“就像是一个美女,不断有求爱者上门打探消息。”而作为另一家国际私募基金机构,有着美资背景的赛伯乐(中国)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陈祥也说:“我们公司致力于服务浙商,投资浙商,因此把总部设在杭州,我们的团队很多来自于国内著名的企业(方正、TCL等),有着丰富的本土经营经验。”
在今年4月24日举行的“浙江经济与海外基金合作国际论坛”上,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黄勇披露,截至4月20日已有10亿美元海外基金投资浙江企业,投资领域正在进一步拓宽。据介绍,国际私募基金进入浙江时间虽不长,但投资行业和领域广泛,投资领域从最早集中在网络、通讯、软件等高科技产业,又扩展到了房地产、商业等服务业以及纺织、皮革、儿童用品等优势传统制造业领域。
在国际私募基金看来,不仅浙江的土壤适合国际私募基金的成长,而且浙江的企业家也特别能帮他们赚钱。
“浙江是我们最为钟情一个省,浙江人对商机的悟性,可能在中国所有省份中是最敏锐的。”来自软银赛富投资的首席合伙人阎炎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民营企业之间的民间借贷等一些“地下金融”,其实就扮演了国际私募基金的角色,他们养成了非常好的市场感觉和信用意识,这也就是今天浙江企业比其他地方发展得更出色和吸引国际私募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祥认为:“相对而言,浙江企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管理务实,学习能力强,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新鲜的事务。从投资氛围而言,政府的服务意识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这是我们最看中的。”
成功案例
私募基金和浙商创造双赢
随着国际私募基金大鳄不断涌入浙江,对于“成长期”的浙商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作为绍兴的一家纺织企业,“江龙纺织”是尝到国际投资基金“甜头”的浙江民企之一,2006年9月该公司正式在新加坡主板挂牌交易。对此,绍兴“江龙纺织”董事长陶寿龙深有感受地说,“在国内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印染企业碰到了融资瓶颈。如果不是新宏远创投资有限公司700万美元的投资,公司肯定不会发展这么快,也不会这么顺利地在新加坡上市。”
据陶寿龙介绍,“江龙纺织”成功上市的身后隐现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日本软银两大投资巨头的身影。事实上,新宏远创投资有限公司是新加坡淡马锡——新宏远创基金专门为投资“江龙纺织”而设立的,该基金由两大投资巨头各出资5000万美元,专业从事在亚洲地区的投资。
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国际私募基金的进入,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可以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作为一个国际私募基金的项目负责人,陈祥认为,国际私募基金进入浙江,有很多好处,从显性方面来说,将会提高企业的智力结构,将给企业搭建一个国际资本平台,物色高端的独立董事;从投资背景来看,会帮助企业物色国际优秀的运营人才;在经营模式上,将会提供企业一个跨行业的增值服务,使其价值链更加丰满。
“从隐形方面来说,将会提高企业的信用度,提高其品牌价值。”陈祥说。
而省发改委的相关人士也表示,海外基金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国际化进程、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关专家表示,和战略投资不同的是,国际私募基金不会要求得到企业的控制权,基本上是在资金注入企业,获取一定股权,也不会参与具体的管理,但是为了获得上市退出的机会,他们一般会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独立董事参与企业的改造,这对于长期受到“家族企业”困扰的浙江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提升企业、实现超越的好机会。
专家建议
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合理的市场价值评估=握手条件
如何赢得国际私募的倾慕,如何和国际私募基金如何打交道?对于浙商来说,或许将会成为一个长期性的话题。对此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私募每天都能看到二三十、甚至上百家融资企业的商业计划书,企业关键是要争取让自己的商业计划在这众多之中脱颖而出。
据长城智源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申华松介绍,对中国想投资的中小企业,国际私募基金最想看到的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企业要具备非常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无论企业处于哪个行业,如果没有具有竞争性的运营模式,将来很难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同时还要能够保持这种竞争力持续下去;其次,企业必须能够保持快速发展下去,因为私募投资是要从中赚到钱,有所回报。如果一个企业只能发展两三年,之后由于原则上或技术上的影响而不能够保持这种快速成长,是无法得到私募基金的倾慕的;另外企业的市值评估要合理,既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有一个合理的自我估值。
据毕马威杭州办事处相关人士介绍,国际私募基金对浙江企业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开放程度上,对外部投资者不是持拒绝态度,而且民企本身的素质,更加接近国际理念,“关键浙商都是很直接的,定价上也都很透明,交流过程也都比较开诚布公。”
不过对于很多浙江家族民营企业,业内人士提出的建议是,如果要接受国际私募基金,一定要有心里准备,必须有引进专业的财务人员、换掉一些家族高管的理念,否则一般国际私募基金是不大愿意投资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安全退出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因此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在合作初期,可能会有一个短暂的阵痛期。
-新闻链接
国际知名的私募基金
KKR集团1976年成立,是全球私募基金业的鼻祖。
17年前,它用10多亿美金刮起313亿美元的旋风,一下卷去RJR烟草公司,“恶意收购的典范”至今令全球资本颤栗不已。
30年来,KKR共做过146笔投资,交易额高达2630亿美元。
德州太平洋集团手握300亿美元自有资金,成立于1992年。善于在产业升级和经济大环境转变之际寻找商机。
凯雷集团1987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目前在欧美、亚洲、澳洲共进行了576项交易,交易金额达1018亿美元。投资领域横跨航空、基础设施、消费品、能源、医疗、高科技及商务服务、通信、媒体等。
黑石集团成立于1985年,目前掌控着280亿美元的自有资金。已向100多个公司进行了投资,交易额达1580亿美元。
2006年公司新筹集了156亿美元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