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队飞行 |
协同指挥
在8月17日上海合作组织在俄罗斯境内举行的“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8架中国空军新型歼轰7战机一亮相,便吸引了众多的目光。整个演习过程中,他们成功地执行了多项空对地攻击任务,上演了一幕幕空中大戏,成为演习中的一大亮点。而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被誉为“冲天飞豹”的新型歼轰7战机就是从西子湖上空飞出去的战鹰。
8月24日中午11时许,两架伊尔-76徐徐降落在杭州某军用机场,飞机舱门一打开,早已等候在机场的驻杭航空兵某部政委姜大校就给了第一个走下飞机的该师装备部钱部长一个狠狠的拥抱。作为首个迈出国门执行任务的战斗机部队,他们在异域经历了怎么样的生活,为了这次演习成功,150余位官兵又付出了怎样的辛劳?
“飞豹”出击
俄罗斯乌拉尔军区切巴尔库合成训练场,8月17日13时整(北京时间8月17日15时整),两架歼轰-7战机奉命起飞,与友军协同对“恐怖分子”实施联合攻击,负责重点打击帕什纳镇及浅近纵深之“敌”。
准时到达目标区后,带队长机发现地面“恐怖分子”的踪影。正要实施攻击,前方一块对流云挡住了视线。飞行员迅速向云团的另一侧飞去,可此时攻击时间节点即将来临,如果错过了攻击时间,将无法实施实弹攻击。不服输的长机带着僚机愣是钻到云下,一按按钮,火箭弹怒射而出,“恐怖分子”伤亡惨重。
完成任务的双机顺利返航,回到了沙戈尔机场。不一会,指挥部传来新的指令。“恐怖分子”企图从空中和地面向帕什纳镇快速增援帕什纳镇的同伙。指挥部命令歼轰-7飞机迅速起飞,以空中火力打击增援之“敌”主力。
特级飞行员胡杰华迅速发现了增援之“敌”,下降高度水平飞行,瞄准、投弹、拉杆、退出,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出色完成了机动打援任务。
歼轰-7机群向帕什纳镇飞行途中,又接到新的命令:“帕什纳镇地区残‘敌’和增援之‘敌’残部,沿2号道路向N国北部边境地区逃窜,歼轰机迅速在10号地区以东开辟空降场。”战机呼啸着冲向帕什纳镇。
此时,在沙戈尔机场昂首待命的另两架歼轰-7飞机也接到了迅速出击实施近地火力支援的命令。长机带僚机奔赴帕什纳镇,到达镇子南侧。小角度俯冲、改平、发射,漂亮的“剪刀机动”动作,战机同时向后回转集合编队退出。
随后,我方4架歼轰—7飞机和俄4架苏—25战机,对“恐怖分子”掌控的帕什纳地区实施联合火力突击,成功开辟约5平方公里空降场。
十字星见证“精准”
刚驾机归来的空军突击分群带队长机方团长告诉我们:“飞翔在异国的天空,看到陌生的湖泊、森林和村庄从机翼下掠过,心里充满着神圣感和神秘感。飞行员对领空的概念十分强烈,能驾新型战机与俄战机并肩飞行,在异国的领空展示中国空军不断攀升的作战能力,心里无限自豪。”
确实,这样的多国合作演习,对于参演将士来说,既是合作,也是一次同台比武,谁也不想在这样的场合里丢分。而中国空军的表演,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回忆起这次演习,飞行大队长王淼还是小小地得意了一把。“我们把所有靶标上的十字全炸没了,只剩下了一个个弹坑。演习结束后俄罗斯观摩团去观看了靶场,一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
王淼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在13号预演的时候,我们就有把握把这些靶标全部打中,但如果这样,演习开始后就没法让观摩团“打分”了,所以大家故意打偏了一点,让这些石头垒起的十字靶标多留了几天,在正式演习那天,我们给予了其毁灭性摧毁。
诱人的中餐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国参加这样的大型军演,部队要机动行军数万里,要保证好参演将士的吃住,后勤的担子可不轻。担任这次演习“粮草官”角色的场站李副参谋长每次都是打头阵的。部队赴俄前要先到新疆昌吉集结训练一段时间,他和另两位后勤人员早两天就赶到了。昌吉是个小城,物资贫乏,为了准备一次部队会餐,三个人跑遍了整个昌吉所有的商场,才搜到20来箱“乌苏”啤酒。
不过比起俄罗斯来,昌吉的条件已经算不错了。在俄罗斯时所有蔬菜都是由俄方供应,每人每天700克,而且就是老三样:土豆、西红柿和洋葱。飞行员每餐多一个橙子或苹果。吃了半个多月,“估计有半年不想再碰这三样菜了。”李副参谋长笑着说。
炊事班的战士们是这次演习任务中最辛苦的人之一。5个人要负责150多人的三餐,经常从早上4点忙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天工作16小时是平常事。驻俄期间,部队让官兵体验了一次俄罗斯式的西餐,荞麦面包、沙拉和土豆牛肉,结果很多人吃不惯,宁愿回去泡方便面。“伙头军”戴伟杰笑着说,俄罗斯餐哪有中餐那么复杂,除了盐没什么调味品。我们这次从国内带了些大蒜、生姜、花椒过去,可派上大用场了。
中国饭菜的香味把俄罗斯官兵也引来了。有个俄罗斯士兵跑过来偷偷塞给炊事班长戴伟杰一张用俄文写的小纸条,小戴感到纳闷,便找来随行翻译,翻译把中文写出来,原来是一句:请让我们尝尝你们的中餐。“没办法,只好让他们也尝尝鲜。”戴伟杰笑着说。
俄式秋衣御寒
这次参演的驻营地俄罗斯沙戈尔机场,俄方为他们划定的活动范围就是长200米、宽50米左右的一个区域,相当于两个操场大小。当地自然环境非常不错,但部队有严明的纪律,再加上联合军演的重任在肩,官兵们无心去领略异域风情。
受场地所限,除了飞行员能安排到4个人一个房间,所有的机务、后勤以及兄弟部队的官兵,足有200多人都集中住在一个礼堂里。机务战士张满金比划着告诉我们,“虽然人多,但在硬件设施方面,俄罗斯都想得非常周到,洗衣机、晾衣服的烘干房甚至擦鞋的机器都一应俱全。只是床只有90厘米宽,而且太软,一开始真睡不习惯。”
演习期间,俄方还经常组织歌舞团演出,甚至连久负盛名的亚历山大歌舞团也请来了,也算让中国官兵们小小地熏陶了点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比中国凉快,尤其是温差比较大,演习期间最低温度只有3摄氏度,许多中国将士都被冻得够呛。幸亏后来每人发了一套俄式的秋衣。“那衣服虽然粗,不过挺保暖的。”张满金笑着说。
临别“换货”
半个月的相处,中俄官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有限的空余时间,双方还进行了一场足球赛。“比分保密,不过他们踢得蛮好,我们也不赖。”一位“球员”笑着透露。
临别时,两国官兵依依惜别,交换物品成了传递友谊的纽带。肩章、皮带甚至皮靴,都成了交换品。150多人几乎人人都换上了俄罗斯皮带、俄式皮鞋。实在没啥好换了,那就用人民币换点卢布,拿回来也可以留个纪念。
“俄罗斯人对我们中国的物品充满了好奇,随行带去的风油精、花露水都成了抢手货。”着陆雷达引导员宋涛说,“都说俄罗斯的伏特加有名,这次换了几瓶回来,也算不虚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