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7日讯 报喜鸟的顺利上市,使温州有了继浙江东日、瑞立集团、华峰氨纶和华仪电气之后的第5家上市企业。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在报喜鸟的身后,还有一大批温州企业正行进在上市的征途中。
从今天开始推出《上市温企的“跨越”之路》系列报道,陆续报道五家温企上市后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我们的报道能给有意分享资本盛宴的温州企业些许启示。
自去年8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后,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温州第一家国内IPO的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里已经走过了一年。这一年间,华峰氨纶的产能翻了一倍,股价升了6倍。
说起上市给华峰带来了什么,华峰的当家人尤小平这样概括:“上市,使华峰完成了家族式企业向现代公众公司的跨越。” “但更多人看到的是,上市使我们的股东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上市后股价的高升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鞭策和压力。”
产能连年翻倍
不管上市给企业带来什么,在华峰,上市使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是毋庸置疑的。
华峰氨纶通过IPO募集资金和自筹资金的加大投入,公司在上市当年顺利实现了国家“双高一优”重点技改项目的达产和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的建成,使氨纶年产到2006年底能达到2.2万吨,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
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成,华峰抢得了市场先机,扩大了市场份额,特别是打开了国际市场,2006年公司实现氨纶出口16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倍,产品出口到35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华峰氨纶已实现销售收入7.08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实现净利润1.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倍,创税收1.3亿元,增长5.5倍。税收的增长意味着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同比增长。
从上市项目氨纶的产能来看,去年年产1万吨到今年年产2万吨,预计明年将会达到4万吨。成倍增长的华峰氨纶产能目前已经在国内排名第一、世界第三。下一步,华峰氨纶将谋求向产业链的深度和宽度发展。
运作更加规范
“上市后公司本质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要说变化是公司的运作更规范了。”华峰氨纶总经理杨从登这样总结自己的感受。譬如公司的信息披露、财务都受到中介机构和保健机构的密切监督,他们定期到公司里来检查,一有不到位的地方马上纠正。
上市之前,华峰通过增资扩股吸收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入股,以股权留人才,以合理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规范和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促使企业治理由“人治”走向“法治”,降低决策风险。
员工更有信心
人的变化,也是华峰上市后悄然发生的一个巨大变化。
成为上市公司后,公司高管会提前很长时间考虑战略。而且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视野也比以前更高更远了。
杨从登说,以前高管考虑问题更多的是从投资价值的角度,现在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考虑。譬如,现在对华峰的产品链的拓宽思路。原来的战略目标就是把华峰建成高科技纤维生产基地,现在的战略目标上升为高科技材料生产基地。
公司上市后股票价格升值很快,员工手头的股份升值,使一大批员工成为百万富翁。有股份的员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市后公司的发展和股东利益息息相关,尤其是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他们将会给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尽管员工所持有的股票还没解禁,但身价已经完全不同了。有的员工表示股票解禁后,会减持一点来改善一下生活,但至少还会留70%的股票,来分享公司未来的成果。
对华峰的将来,他们有信心。
上市要求一切都是透明的
回顾华峰氨纶曾经走过的四年上市之路,华峰高层总结了自己的经验。
“上市就要求公司的一切都是透明的,如果你想上市,就得按照这个游戏规则来办。”尤小平说,现代化企业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条件。
上市前一定要想清楚你上市是为了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募集一笔资金,建议还是不要上市了。因为上市不是荣誉勋章,也不是圈钱。上市后要有社会责任感。对股东、对员工、对上下游产业链都要负责任。
对那些正在上市过程中或有上市打算的企业,华峰的建议是:“专业的事请专业的人来做。最好从改制开始就请专业机构介入。”
千万不要在合规性上有问题,对律师、会计师都要毫无隐瞒,要毫无保留地把你的底牌摊出来,哪里不足就从哪里整改。越早整改对上市越有利。
另外,在资产与业务发生冲突时,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等问题一开始就应该避开。华峰当时把氨纶项目拿出来上市,就是因为氨纶项目与华峰集团已有的产品关联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