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8日讯
从单纯保护自然环境、简单开发旅游资源,到如今大张旗鼓地叫卖山水牌,小城富阳为何如此转变?叫卖山水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谈一谈富阳的城市品牌——富裕阳光之城。因为,这是转变的起点。
与杭州同步
小城富阳转而经营城市品牌
当今,城市之间的竞争犹如企业,胜负结果不光取决于产品,更多地在于企业品牌之间的较量。一座城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必须从经营土地等有形资产,转向经营城市品牌等无形资产。“十一五”之初,杭州亮出“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就是最好的印证。
无独有偶,就在杭州确立城市品牌的同时,杭州的郊县富阳也在酝酿自己的城市品牌。“生活品质之城“的诞生,也为富阳人注入了灵感。在广泛征集专家和百姓意见建议,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富裕阳光之城”的城市品牌也由此进入我们的眼帘。
富裕阳光之城,蕴涵了富阳人民追求“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美好愿望,又与“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一脉相承。富阳人认为,他们的城市品牌,是杭州城市品牌战略在富阳最具特色的贯彻和最具个性的落实。
“生活富裕、生命阳光”,既将“富阳”二字融入其中,又包含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又是物质与精神的相融,也是城市品牌与城市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是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生活富裕了、身心健康了、生命阳光了,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幸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品质。这样的城市品牌,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富阳差异性最强、认同度最高的品牌。”每当提起“富裕阳光之城”,富阳市委书记徐文光总有话题。他说,当前富阳正在学习杭州经验,成立城市品牌推广委员会,大规模地挖掘宣传推介这一城市品牌和城市精神,从经营土地等有形资产走向经营城市品牌这一无形资产。
打山水牌
“富裕阳光之城”的必然选择
转而经营“富裕阳光之城”城市品牌,走山水路、打山水牌、建山水城,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富阳的必然选择。这种选择从今天开始作出,也许富阳就可以跳过发展的诸多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
早在富阳提出要打山水牌时,就有不少人提出疑问:富阳的经济实力并不强,难道这么快就要把工业给扔掉了?徐文光通常喜欢用这么一个例子,来向人们解释疑问:如果我们的目标都在同一个山顶,为什么要等人家爬上了,我才能爬?为什么又要跟人家爬同一条路呢?或许有捷径,让我能更快、气力消耗最小地到达山顶。
徐文光说,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富阳必须跳出富阳看富阳,跳出眼前抓长远,要跳出工业抓工业,要做到长短结合、远近结合,要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简单地说,就是富阳的农业是山水城市的农业,富阳的工业是山水城市的工业,富阳的现代服务业是山水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因此,富阳要推进整体发展战略的转型提升,使富阳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新理念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对富阳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电缆业和造纸业一直是富阳的支柱产业。然而,因进入门槛较低、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近年来电缆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利润空间缩小的现象,形势持续低迷。造纸业虽是富阳的“功臣”,然而也面临着治污和转型的双重压力。
与此同时,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高新区(滨江),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整个杭州的工业发展也开始步入“平台期”。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多次会议上传递出信息,要求区、县(市)能正视问题,寻找对策。这无疑也给富阳敲响了警钟。
更重要的是,在环境保护意识日渐强烈的今天,传统造纸业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铜业粗加工、建材业,与美丽的富春江已格格不入。一组数字,也许就可以清晰地告诉我们答案:2006年,富阳全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59.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7.3亿元,但投入产出比仅为1∶2.3,大大低于杭州市1∶3.4的平均水平;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7吨标煤,大大高于杭州地区1.23吨标煤的平均水平;杭州市区酸雨频率为79.8%,降水PH范围为3.31~7.27,大部分地区处在重酸雨区,最低值就出现在富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过度依赖硬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迫在眉睫。
走山水路,绝对不是要扔掉工业。但是,却源自于工业,也最终为了工业。只是,在这前后,工业的存在形式和意义必须发生改变。打出山水牌时,富阳是如此考虑的。那么这条山水路,究竟该怎么走,才能让今天的愿望变成明天的现实?我们明天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