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新景”假想 漫画 俞柏鸿
浙江在线08月30日讯
早在8月8日,杭州市旅委和《杭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二次创作组,就中国课题组方案与西班牙课题组方案综合版,联合向杭州市委市政府汇报。总体规划中,“西湖周边可能重现人力黄包车”这一点,成为读者最为关注的热点。
早报8月9日刊登《西子湖畔有望重现人力黄包车》一文后,陆续有读者来信来电,对西湖边是否恢复人力黄包车表示不同看法。这几天,记者为此采访了各方人士,听取了各种声音。
争议来由 旅游规划设计提及人力黄包车
早报8月9日《西子湖畔有望重现人力黄包车》一文中,摘录的《杭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里讲到:
“要进一步挖掘西湖的历史文化内涵、整合旅游线路、增加体验和感受的项目,提升西湖观光、休闲、体验的吸引力。”
“同时,建设充满魅力的交通系统,重新设计和拓展西湖观光交通系统,项目设计包括人力黄包车:一种能够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生活的、提供个人服务的公共交通方式。设想分布在西湖周边,并在灵隐寺、雷峰塔、丝绸博物馆等主要景点设置黄包车停靠点。车夫要能说几国语言,熟悉所有景点和历史,能担任导游。”
质疑之声 街坊百姓: 这种现象有失现代社会和谐
文章刊登后,有不少热心读者来信来电,发表各自的看法。其中,家住杭州潮王路288号新河公寓的市民周志坤来信说:
“我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如果在西湖风景区恢复人力黄包车,这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人力车夫满头大汗,边拉人边跑,而坐在车上的人悠哉游哉地看风景,这种现象和谐吗?只能让看的人心酸。这不是充满魅力的交通工具,我们不想看到文明社会、和谐社会里重现旧社会的影子。”
旧式谋生手段让人心酸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一位名为贾高顺的浙工大教师。他在来信中这样写道:
“黄包车是旧社会基层劳动人民的谋生手段,现在在电影中看到,也倍感心酸。在现代社会,完全可以用小型的电动三轮、四轮代替人力黄包车,既现代又干净,也不会让车夫太辛苦。我坚决反对人力黄包车再现,提倡用现代高雅的交通工具,达到宣传杭州、宣传中国古老文明的目的。”
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杭州一位读者,昨天也提出不同观点:
西湖边恢复“黄包车”?我个人对这类“恢复”持有疑虑。这将是“西湖一景”?如果是,那是为西湖增色,还是为西湖抹上一道阴影?
它确实是一种历史和文化,但文化也有糟粕和精华之分,我们现在要吸收什么样的历史文化?
社会学家: 景区道路能否承载得起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的研究,”昨天,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建华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粗略地谈了以下几点感受:
几年前,杭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取缔三轮车是花了大力气的,取缔的考虑,除了三轮车影响市容外,影响道路秩序、大量占据道路资源,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如今,随着西湖综保工程的深入,西湖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大,西湖周边自然是人流拥挤,而到了双休日、黄金周,在断桥、在北山路更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
一辆人力黄包车的占道,至少要超过两辆自行车,这在有些人车混行的道路更是增加拥挤度,道路能否承载?
土景是否符合杭州精神
杨建华的另一个感受是:恢复人力黄包车与杭州的城市布局,或者说,和西湖的风貌,是否相协调?人力黄包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景,是一种国人的“文化记忆”,但是,这个“文化记忆”、“精神烙印”是否符合“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杭州精神?这值得研究。
许多对西湖边恢复人力黄包车心存疑虑的读者普遍有这样的看法:传承历史的精髓,展示、保留传统文化的精神记忆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像人力黄包车这样的土景,是否需要恢复,值得有关部门仔细调研。杭州市主管部门应该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反复论证,谨慎决断,不宜仓促上马,否则将因社会效果不好,恢复后再取消。那成本,可就大了。
旅游业人士: 此景此情不要太美咯
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旅游业人士,则均表示“看好这一设施”。
“我本身就是杭州人,很怀念人力车的年代,作为短途交通工具,它非常方便,放置在西湖景区里,别有另一番感受。”杭州新世界旅行社副总经理王莉说。
“我多年从事旅游行业,从专业角度来说,人力黄包车对杭州历史文化起到延续作用,对我们旅游行业更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为游客增添旅游项目,而且可以增加就业、保护环境,好处不胜枚举。”
但是,王莉也有担忧,人力黄包车外观设计,能否与整个城市格局相配套,这也是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
建议之声 装上无污染电动装置
“人力三轮车确实是一种历史和文化”,也有读者建议,“是不是可以在以前人力三轮车的基础上更科学一步,装个无污染的电动装置?不仅环保,车夫的体力也不会消耗太大。”
另外,到底是采用手拉式黄包车,还是脚踏车式黄包车,也成为议论的话题。
设计要更显杭派风格
有一些热心读者赞同之余也表示,如果再次将黄包车引入杭州西湖景区,不仅黄包车的设计要更显杭派风格,车夫的上岗也要有准入门槛。
“车夫要熟知景区典故,可以用精彩的语言向乘客介绍西湖美景,并且中文与英文轮番上阵,与外国游客沟通毫无障碍。”8月8日,《杭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二次创作组有关人员向杭州市委市政府汇报时,说过这么一句话。
方案还未落实到具体细节上
日前,就总体规划中设置人力黄包车的设想,记者采访了杭州市旅委。旅委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有关方案还在规划中,还未落实到具体细节上。
众所周知,老北京文化特色的黄包车,成了游客们青睐的代步工具,也为京城旅游增添了许多特色。
有关媒体报道,去年8月26日,天津街头,10辆黄包车亮相天津鼓楼街头,黄包车拉游客逛街的场面成为鼓楼的一道风景。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黄包车有了“合法”身份,在与鼓楼管理部门签订运营合同后,黄包车的线路从鼓楼以及鼓楼四周呈放射线状延伸,从鼓楼延伸到古文化街。
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种传统职业之一的黄包车夫重现。10名车夫拉着黄包车,身穿传统的车夫服装,整齐地排列着,耐心等待乘客,许多市民和外地游客都对此十分好奇,并纷纷上车体验。
●新闻附件 黄包车变迁小史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车。
初时为双人同坐,男女可同坐,而在1879年,清政府因认为男女同坐有伤风化,同时车夫拉双人车也颇困难,因而禁止双人同坐。
黄包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较低,与当时的轿子和马车相比较,具有轻便、迅速、价廉等特点。在上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产阶级出行的首选,就是黄包车。
民国初年,黄包车已风靡京、津、沪、汉等大都市。1931年的《申报》有一个统计,上海有黄包车24300辆。到抗战前,上海的黄包车夫发展到8万人,而全国的“骆驼祥子”估计在100万人以上。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些年轻人曾号召不坐人力车,作为他们所提倡的“新生活”的内容之一,其中有人曾“在到上海的第一天就发誓不坐黄包车,代以步行”。
1949年后,随着三轮车的兴起,人力车逐渐被淘汰。1955年3月1日,上海最后一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
近年来,作为一种特色旅游服务项目,新型黄包车又小批量地出现在国内一些城市的景点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