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的途径越来越多。 新华社发
浙江在线09月04日讯近日,由于沃尔玛在华订单大幅度削减,山东一家服装企业一下子少掉相当于年产量80%的订单,陷入重新寻找客户、被迫裁员的忙乱中。
无独有偶,在中国西南的重庆和四川,类似的场面也正在上演:农民不得不毁掉自己亲手种的上百万亩青蒿——原因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复方蒿甲醚用量减少,同时中国青蒿素的采购商——世界知名药企诺华公司的现有产品保有量已足够全球使用两年,导致青蒿素无人问津。
与此同时,不久前,跨国公司欧尚来温州开鞋类专场采购说明会时,现场冷清。而在几年前,对于众多的制造企业来说,能够搭上跨国公司的大船,那可真是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意味着这家企业不仅能获得巨量的订单,全球的市场,还说明这家企业管理规范——进入跨国公司的供应商名单,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沃尔玛屡次来杭州“选秀”,确实曾给不少小企业带来机会,让他们在大订单的喂养下迅速壮大。今天,当沃尔玛等国际大采购商缩减在华订单的时候,一些以为有了大树就能永远乘凉的企业遭遇了大劫难;而很多未雨绸缪、早就对大单勇敢说“不”的浙江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壮大了自己,同样也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记者采访了一些这样的浙江民企,他们的做法或许能给其他企业一些启示。要有渠道: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因为一下就是几千万元的订单,乐观的企业吊在了一棵金树上;有远见的企业则开始借机扩大销售渠道。
浪莎2005年接下了沃尔玛300万美元的订单,2006年接了250余万美元,2007年接了220万美元,“马上就能交清沃尔玛最后一批货品,以后我们将不做他们的单子了。”浙江浪莎集团总经理翁荣弟告诉记者,沃尔玛采购的袜子,大部分是附加值较低的一次性产品,本来利润就很薄,加上现在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退税减少,几乎就是亏本生意,但为了信誉,即使亏损也得把订单做完。对于浪莎来说,接不接沃尔玛订单并不重要,因为近几年浪莎发展非常快,产品不断更新。“去年我们出口量是3000万美元,由于成本上涨迅速,我们的产品价格已经上升了5%~10%。如果只靠单一渠道活着,涨价哪有那么容易!”浪莎集团总经理翁荣弟说。
加入沃尔玛全球体系的浙江梅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很聪明,为了降低成本,除了一条国内加工的生产渠道之外,其中一笔沃尔玛的童装订单就放在印度加工。
“如果海外市场已经有了成熟的网络渠道,基本上不会考虑跟欧尚之类的跨国大公司合作”。所以欧尚鞋类专场采购会才会异样冷清。“国际订单利润太薄,我们销售又不缺渠道,自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随着浙江企业主动走出去,多渠道发展,他们终于能自信地这么说。
杭州杰玛箱包有限公司就坚持“不凑热闹”的原则,沃尔玛3次邀请它进入自己的全球采购系统,都遭拒绝。总经理吕强认为,沃尔玛在给企业带来巨额订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额的风险,他努力寻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50%的订单通过销售给其他箱包代理公司实现。因为有充足的销售渠道,吕强并不害怕涨价会逼走客户。去年年底开始,吕强涨价10%,将成本压力转移给了国外的进口商。今年,公司箱包出口额估计将增加到13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