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协议现场。 俞欣 摄
浙江在线09月12日讯
如果你还不知你家社区责任医师是谁,那是不是社区责任医师的失职?如果百姓反映哪个社区责任医师水平不高,那么,“板子”是否也要打到跟该社区医院对口的大医院身上?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最大的瓶颈在哪里?如果每位社区责任医师,都有大医院的七八个专家可以当作“靠山”,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可咨询,而当病人确实需要转院或住院治疗时,优先转送对口上级医院诊治,那么,百姓的信任度会不会大大提高?
这些困惑,今后将一一迎刃而解。昨天,包括浙医一院、浙医二院、省妇产科医院、省儿童医院等在内的12家在杭省级医院与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省卫生厅结成“对子”,签下“在杭省级医院牵手社区行动”协议。所有12家省级医院一把手无一缺席。
建立结对帮扶制度
双方的职责与义务主要包括:省级医院应落实职能科室及兼(专)职人员负责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预防保健咨询等活动,确保常年有一位派出医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原则上,派出的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周;
建立省级医院医师与社区责任医师结对帮扶制度,社区责任医师在服务中遇到困难需要咨询时,可及时取得联系,也为双向转诊建立基础,共同做好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
省级医院每年至少接受2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的免费进修学习,在举办学术讲座或学术交流会时,适宜社区医师参加的,应通知参加。
构建双向转诊体系
双方约定,建立双向转诊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优先转送对口上级医院诊治,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送来的病人或辖区内的病人,经治疗病情稳定或好转后,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应及时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开展的各种检查(验)项目,原则上移送到对口省级医院进行检查(验),优先安排并保证质量;省级医院承担派出医师发生的全部费用,不能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负担。
“牵手行动”将纳入考核
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工作目标非常明确:结对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社区责任医师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步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牵手行动”协议是按《浙江省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方案》要求,经双方协商签订。旨在充分发挥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及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实现“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
“牵手行动”落实得好不好,有关部门还将纳入考核制度。
●试点反馈
去年9月20日,省人民医院与杭州市下城区长庆(潮鸣)、文晖、朝晖3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书,这是我省省级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首个试点。如今快一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试点是成功的。社区居民普遍反映在方便群众、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满意度大大提高。
省人民医院院长叶再元介绍,一年来,该院不仅对3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查房、学术讲座、病例讨论、咨询及会诊等服务,也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等,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检验申请单予以认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病人提供医疗导诊服务,并让他们享受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优先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