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2日讯
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城事帮办志愿服务站,活跃着一支老人义工队。队员大多是退休的老人,平均年龄62岁。
维修自行车、缝纫机;传授电脑打字知识、花草养护知识、家庭保健知识……别看老人们帮的事情不大,但对需要的人来说,还真是省了不少麻烦。
这些日子,帮办收到好几位老人的特别求助。他们希望能通过我们这个平台,承揽更多的“便民业务”。他们特别提到,要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去帮助同龄人,并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
老网虫义工队:想协助更多老人快乐上网
半个月前,海曙区有32位六七十岁的老人通过帮办版面联名求师,希望将E生活进行到底。半个月后的今天,这些老人感念于义教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又决定加盟《宁波日报》城事帮办,做个志愿者,将获取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其他老人,让更多同龄人分享上网的快乐……
“我们的基本功很扎实,完全可以帮助其他老人。”32位老人主动请战助人。他们说: “我们绝不是一时冲动。我们考虑了很久,而且开会表决过。”
老人们说,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发现一些老人家里有电脑,能上网,可大多数电脑放在那里都成了摆设。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年纪大了,学东西慢,子女教长了有点嫌烦。 “如果我们这些老人出面教他们,同龄人彼此理解,还有共同语言,效果肯定不一样。”老人说完拿出两份“文件”给记者。原来他们还制定了电脑知识普及志愿者(老人组)活动章程和行动口号。
老人们还说,他们决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老年朋友。他们决定从社区做起,从邻居做起,一对一结对辅导。 “我们这批老人来自全市10个社区,我们就从这10个社区开始。”
老人们最后笑着道出了加盟帮办的初衷:“每个人有每个人幸福的标准。我们的幸福就是建立在别人的幸福之上。正如你们倡导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老技工徐师傅:想收个徒弟接自己的班
徐师傅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帮办创建之初,就是在这位老技工的建议下,我们最后成立了帮办志愿服务站。徐师傅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们的头号志愿者。
徐师傅家住江东,是宁波市原缝纫机厂的退休技工。
自从做了志愿者,徐师傅忙个不停。两年多来,徐师傅义务上门服务,仅是缝纫机就修了70多台。
“喂,徐师傅。我家缝纫机坏了,您能过来看看吗?”只要接到电话,徐师傅总是来者不拒。
前不久,家住海曙的朱女士特别烦。家里那台蝴蝶牌缝纫机突然“罢工”,不是皮带脱落就是不停跳针。这可把喜欢缝缝补补的朱女士给难住了,她不知道哪里有会修缝纫机的师傅。最后,她从邻居那里打听到徐师傅的电话。当她打电话给徐师傅的时候,徐师傅一口答应下来,并亲自上门维修。没多少时间, “瘫痪”的缝纫机再次欢快地转动起来。朱女士欣喜不已。
“说实话,我只能给别人帮点小忙,但缝纫机修好了,人家高兴,我也高兴。”徐师傅说。
徐师傅现在有个心愿。他说,现在自己年纪大了,还有帕金森综合症,于是,很想把自己掌握的维修知识传授给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把这项便民服务进行到底。徐师傅对徒儿的要求是:热心公益事业,愿意帮助别人。
聋哑人陈星耀:想为更多居民修自行车
在双东坊社区每月一次的街坊互助活动上,陈星耀的身影必不可少。
每次,他都会早早提着工具箱,推着自行车,来到社区公园内设摊,为居民们免费修理自行车。6年时间,这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聋哑志愿者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从没缺过席。
今年65岁的陈星耀,无法听、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助人为乐”。
从2001年开始,老陈便开始了自己的做好事行动。凭着从前学过的修车技术,他自备修车工具,为社区居民免费修理自行车。
老陈很“迷恋”修车带来的满足感。看到有人推着车来“光顾”,他立即兴高采烈地忙活开了。修完车后,他还用手指指修理部位,再竖起大拇指晃晃,示意修好了。每个服务日,老陈基本能修上4至6辆自行车。而车子修好后,他比车主还高兴。
这些年来,参加互助服务的志愿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老陈一直坚持着。 “我是聋哑人,跟大家在语言交流上存在障碍,但社区干部和居民没有看不起我,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了我许多帮助。退休后,我想利用一技之长,回报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在纸上这样写道。
老陈还在纸上写道: “如果要修车,希望大家在每月第一个星期天到双东坊的街坊互助一条街上找他。”
老教师陈老伯:新一期义教班招生了
白云庄社区的陈老伯今年已78岁了。2003年,他迷上“左右数码汉字输入法”后,便乐在其中。经过半年刻苦努力,陈老伯不仅克服种种困难编撰了一本非常实用的左右数码输入法字典,而且还总结出一套加快输入速度的指法。和别的汉字输入法相比,这种输入法只用数字键,单手打字,容易学习,效率高,特别适合年纪大、记忆力差的市民。
2005年,陈老伯通过城事帮办广收徒弟,爱心义教。至今,已有千余位市民受益。
不少老年人在掌握了这种汉字输入法后,激动不已。对他们而言,会电脑打字无疑就是拿到了打开现代社会大门的钥匙。面对感谢,陈老伯一笑而过。他又埋头钻进了书本里。 “我要让这个输入法更加简便易学,以便让更多中老年人受益。”老人笑呵呵地说。
上周,他通过电话告诉帮办记者:新的一期义教班开始招生了。如果有兴趣听课的朋友,请抓紧时间报名。
帮办记者从市老龄委获悉,目前宁波全大市60岁以上老人有84.08万,占总人口比例14.93%。这其中,有多少老人在默默奉献,助人为乐,我们难以统计,但我们从各相关部门了解到,老年志愿者是整个志愿者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活跃在社区中最积极的群体之一。
相比其他年轻人,很多老年爱心志愿者已经事业有成,儿孙满堂。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他们不但要做事业有成、儿孙满堂的幸福老人,更要做关心公益、参与公益的高尚老人。所以,他们把自己退休后的“清闲”生活全都奉献给了“助人为乐”。
最美夕阳红。祝愿这些可钦可敬的老人们健康长寿,也真诚地期待甬城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到这支特别的老年志愿者队伍中来,在志愿服务事业中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奉献自己的爱心,以助人为乐的方式,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读者朋友,如果您想加入这些老年志愿者的队伍,或者您想与这些老年志愿者联系,您都可以拨打我们的帮办热线:13566040962。愿我们的帮办志愿服务平台能为您带去快乐,带去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新闻内存
美国的老年义工
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大雨倾盆,在美国中小学周围的十字路口,总会看到穿着橘红色马甲的老人。他们手中拿着一面小旗,上面写着“stop”(停止),在维持交通秩序。只要是接送学生的校车通过,老人将小旗一举,不管向何方行驶的汽车均得停止,让校车优先通过。偶尔有步行学生无视红灯时,老人也会举起小旗,使正常行驶的车辆立即停止,让不守交通规则的学生优先安全通过,然后微笑着告诫他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这些维持交通秩序的老人,多数是为学校尽义务的“义工”。老年义工在美国随处可见,商店、幼儿园、医院、诊所及移民局、福利院、教堂等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在老年义工中,有许多美籍华人,如美籍华人吴世珊女士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吴阿姨服务中心”,就是一个为华人华侨做好事的“义工”组织。80多岁的吴女士于上世纪40年代末移民美国,她退休后联系了几个志同道合者创办了“吴阿姨服务中心”。该中心的老年义工义务为华人华侨提供各种服务,有求必应,分文不取,如帮助华人华侨学英语,学专业技术,介绍工作,还经常举办移民讲座,介绍美国的法律制度,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调解各种家庭纠纷。由于服务热情、成绩突出,受到华人华侨、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高度称赞,曾获当地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团体的40多项义务服务奖,因而成为联合国特别顾问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