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宁波锁定四大整治重点 "宁波制造"保卫战将打响

 

图:质监人员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带进气瓶充装站。(王岚质宣摄)

   浙江在线09月17日讯 近年来, “宁波制造”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显著好转,地产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86.4%,地产食品实物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7.8%,出口食品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9.48%,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宁波食品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产品质量档次不高、标准水平低,个别小作坊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等。根据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宁波市从8月下旬至12月底,在全市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意在使宁波的产品质量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产品遭遇妖魔化

  今年以来,美国等一些国家相继对我国的一些产品,如食品、牙膏、玩具等质量问题提出质疑,对我国产品采取了一系列限制进口措施,并且对部分产品实施了召回;境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不顾事实,以偏概全,蓄意炒作,企图对中国产品妖魔化,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声誉,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不久前,又有消息称有两名新西兰的儿童因为身穿中国产的睡衣而受伤。而事实是,经新西兰商业委员会紧急调查并委托独立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的这种儿童睡衣的紧身设计标准和抵御火灾标准完全符合新西兰的标准。

  专家认为,这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出于对中国制造的恐惧和排挤,片面放大我国个别企业、部分产品的质量问题,借此来诋毁我国产品质量,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之目的。但是,我们也得承认,我国出口到国外的有些产品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比如宠物饲料中添加“三氯氰氨”问题,出口到美国的部分玩具铅含量超标问题。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授人以柄。

  宁波锁定四大整治重点

  一场志在捍卫“宁波制造”的战役也随即在宁波打响。

  我市将这次专项整治行动分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餐饮业食品、药品、猪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以及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共八大任务,分别由农业、质监、工商、贸易、卫生、食药监、检验检疫七个部门牵头组织实施。

  在行动上,确立了“四大重点”:重点产品,主要是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其他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以及进出口商品;重点单位,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肉联厂、屠宰场,饮料加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鲜产品超市、小食杂店、小型餐馆,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区域,农村和城乡接合部,食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无证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重点问题,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销售或在经营活动中使用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违法行为。

  为切实加强对这次专项整治的组织领导,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由22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统筹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已全面铺开, 《宁波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也已于日前正式出台。从现在起到年底,我市将以食品安全为主线,通过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把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食品特别行动”掀第一冲击波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更是此次专项整治的行动重点。

  个别“黑”窝点“抹黑”食品制造业

  近年来,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持续不断的努力,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显著好转,地产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86.4%,地产食品实物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7.8%,出口食品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9.48%,走在了全国前列。

  但与此同时,我市食品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条件差,存在产品质量档次不高、标准水平低,可靠性不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质量安全隐患多,滥用添加剂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少数生产经营者特别是一些小作坊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等。

  质监部门在分析了我市地产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了饮用水“清泉行动”,豆制品、豆芽“放心行动”,黄酒、白酒“安全行动”,水产品“保质行动”,添加剂“规范行动”等“食品五大特别行动”,并联合工商、卫生、农业、贸易、食药监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食品质量安全整治高潮。

  饮用水、豆制品生产行业大清理

  目前,饮用水“清泉行动”已告结束,豆制品、豆芽“放心行动”全面启动。

  2005年我市饮用水抽查合格率85.7%,2006年为85.6%,2007年为86.1%。从历年抽样检验的情况看,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超标,是饮用水质量的三大问题。

  桶装饮用水作为QS准入食品,部分企业证后产品质量监管松懈是制约饮用水合格率上升的症结所在。为着重解决我市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不高,偷工减料,消毒不彻底,违规使用PET桶,内部管理混乱及产品出厂不检验等问题,市质监局对我市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两次突击检查。

  继今年7月的“清泉一号行动”后,8月23日,市质监局针对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规模小、多次抽检不合格和社会各界投诉举报的重点企业,划定余姚、慈溪、鄞州等六个生产企业较多的重点区域,启动了饮用水“清泉二号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46人,检查企业187家次,查处问题企业20余家,对规范饮用水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豆制品是许多市民喜爱的食品,日消费量巨大。但由于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甚至脂肪,细菌极易生长繁殖,保鲜难度极大,因此,在豆制品生产、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卫生要求操作,才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国家已对豆制品实施市场准入(QS),要求规模企业必须在年底前申证完毕。地处农村、偏远地区的小作坊,允许有条件存在。目前,宁波豆制品有限公司已经通过专家组的现场核查,其他几家豆制品生产企业也正在进行生产条件的改造并积极准备申请。

  从质监系统8月份对豆制品现状的调查结果看,我市目前共有豆制品生产企业229家,多数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较差,且证照不齐的占多数。其中证照齐全的仅113家。仅近三年看,我市没有发现豆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吊白块、回收医用石膏等非食品原料的严重违法行为。但其他质量问题依然存在,且较多地出现在中小企业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超标和超范围超量使用添加剂方面。在今年上半年的市级抽样检测中,共抽样检测豆制品43批次,合格33批次,合格率76.7%。涉及食品安全、严重不合格的6批次,其中菌落总数超标4个批次,大肠菌群超标1个批次,添加剂超标2批次。

  针对豆制品存在的问题,近日,市质监部门联合工商、卫生、农业、贸易、食药监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豆制品“放心行动”,共检查企业、小作坊118家,抽样检测20个批次;立案2起,其中,一起为冒用厂名厂址,另一起为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无生产许可证;现场销毁不合格豆类制品800公斤;发现违禁使用添加剂4家,其中2家为违规使用保鲜粉,1家违规使用防腐剂,1家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无生产许可证。

  两大“软肋”重点攻克

  从近几年的食品质量情况来看,食品添加剂问题和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始终是影响地产食品总体质量的两大“软肋”。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如果生产加工企业能合理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以及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但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不少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不按有关规定标准操作,违规或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消费者一般难以对违规或超标使用添加剂的产品做出识别。市民大都是在危害发生后,才对问题食品产生警觉。为遏制企业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劣质食品添加剂现象的出现,我市质监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添加剂的使用采取了备案管理,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把食品添加剂的进货验收关,企业购进食品添加剂须向供货单位索取合格证明,建立健全进货台账制度,并编制了《宁波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手册》。

  目前,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备案率基本达到100%,企业对正确采购、使用食品添加剂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大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无保障也是突出的问题。我市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491家,其中小作坊368家,占到了24.7%。小作坊量多、面广,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短时间内难以提高其生产水平。

  面对这种情况,市质监部门一方面关停生产条件恶劣、内部管理混乱、加工风险较高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格查处无证小作坊;另一方面,对生产加工风险相对较低,人民生活尚需的传统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允许其暂时存在的前提下,鼓励大企业兼并小作坊,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吸纳小作坊为配套加工户;对不愿兼并的同一地区同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施统一标准、规范工艺,联合经营。通过关停、兼并、联营等方式,目前,我市小作坊数量已从2005年的700余家缩减至368家。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27个"宁波制造"获"2007"中国名牌" 总数全省第一
·"宁波制造"大步走向世界
·丹麦采购团抛出橄榄枝 欲成“宁波制造”推销员
·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 宁波外贸首破三百亿美元
·"星箭航天""宁波天安" "宁波制造"助力神六飞天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