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滚动报道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迎接大桥经济时代:如何为全面跨越构筑人才高地

   座谈会场次:第十场

   时间:9月4日下午

   地点:舟山日报社会议室

   参加单位: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市科技局浙江海洋学院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会市民:定海居民夏平

   中心议题:

   如何加快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实用技术人才培养?

   如何大力引进各方面的紧缺人才,吸引各类研发机构落户?

   如何营造良好环境,构筑集聚人才的“高地”?

   如何推动科研与企业的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

   大桥经济时代,人才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张建成 (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一个地方的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进入大桥经济时代,我市海洋经济将加快发展,城市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社会各项事业会迎来大发展,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人事劳动部门,如何在新形势下把人才“第一资源”和发展“第一要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舟山“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大桥经济时代的人才工作,现有很多人有一种担忧,说届时人才可能入不敷出,在这点上我持乐观态度。过去,我市在区域之间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交通不便是影响人才引进的重要因素之一。相信连岛大桥建成通车后,随着交通改善和落户企业、项目增多,到舟山工作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大桥的先导效应已经显现。近几年,来我市的外地人才呈逐年递增态势,2004年我市引进、招收了1100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前年为1400多人,去年达1700多人。以前我们到中西部地区招聘人才,当时一些外地人才对舟山有种距离感,对到舟山工作没有兴趣,现在则看好大桥建成后舟山的发展前景,纷纷主动与我们联系。连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在关注舟山,最近就有一位在法国留学的博士,几次给我打来电话,说想到舟山发展,要我帮他联系工作单位。舟山籍大学毕业生回来的也很多,过去我们说“出去一车皮,回来一卡车”,现在这种状况已有很大改变,80%的大学毕业生回到舟山来了;以前重点大学毕业生回来的很少,现在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毕业生也有回来的。说到底,人才是哪里好就到哪里。今后几年,将是我市建设海洋经济人才高地的重要机遇期。

   当然,大桥通了以后,除了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一方面,随着交通的更加便捷,必将带来人才进与出的双向快速流动;另一方面,大量外来人才的涌入,也会给舟山本土人才的发展带来冲击。所以,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来思考和谋划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快我市海洋经济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和利用。我们认为,今后我市海洋经济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应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优化人才环境为主线,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方面工作;突出高层次“领军”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集聚和使用,以及广大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渔农村实用人才的大量开发和利用,力求实现人才配置市场化、人才培养社会化、人才标准规范化,推进全市人才队伍的总量扩大、质量提高,加快人才高地的形成。

   朱信标(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我个人认为,大桥经济时代,我市人才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和完善。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背后,关键是人才使用机制的竞争。有好的机制,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人才队伍才能不断集聚壮大。我市要适应人才竞争,就必须提升机制的竞争力。二是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挑战。大桥经济时代,随着我市海洋经济的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人才形不成规模,就难以提供有力支撑。一直以来,往大城市跑是很多舟山人的职业梦想,大桥建成后,舟山现有人才将直面上海、杭州、宁波等周边发达城区的诱惑。目前,由于经济基础不一样,我市在人才待遇上要比上海、宁波等地差一点,大桥通后,我们要做更多、更细的工作来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三是集聚研发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挑战。我市产业结构要实现优化升级,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研发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但我市部分企业虽然完成了资本积累,但没有同步完成人才和技术积累,尤其是高层次研发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加快人才集聚,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四是培养、造就技能人才队伍的挑战。近年来,我市船舶修造、机械制造、水产加工等临港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已经遇到了技工紧缺的问题,大桥经济时代,这方面的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但目前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大规模成长的社会条件和氛围都尚未真正形成,企业在培养和使用技能人才方面也存在一些欠缺,高技能人才与管理人员之间收入悬殊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加快此类人才的培养,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培养人才,各类院校应发挥主阵地作用

   陈永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对接大桥经济时代,做好人才的准备工作十分关键。现在,全市上下对这项工作都很重视,各方面都在积极谋划、积极行动。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我们要积极发挥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作用,为舟山“以港兴市、全面跨越”做出应有贡献。

   目前,我市各类院校基本形成了3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第一层是浙江海洋学院,主要培养高层次研发人才;第二层是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第三层是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及各县(区)职校,主要培养本土技能型人才。像我们学院,在筹建之初就定位为舟山临港产业发展服务。近两年,根据我市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相继成立了航海、船舶工程、旅游管理、港口物流等二级学院,开展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学历教育和转产转业渔农民培训。像渔农民培训这块,学院已达到年培训6000人左右的规模。我所在的船舶工程学院的定位是,培养面向船舶修造第一线、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熟练职业技能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在院学生已达1100多人。

   近几年,我市船舶工业蓬勃发展,船舶企业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十分紧俏。据统计,现在我市有170多家船舶修造企业,由于人才紧缺,一些企业在相互挖人,这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船舶专业类人才紧缺,是个全国性的现象,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船舶专业人才年需求量达1.5万人,但每年全国所有院校毕业的该类专业学生只有四五千人,缺口很大。人才怎么来,从现实看,除了加大向外引才力度,关键还是靠本地培养。目前,船舶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今年,我们在原有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个机电一体化专业,但扩设规模远远赶不上企业需求。我们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设备、设施添置和建设,为今后扩大招生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在举办船舶专业的短期培训班。为使教学与企业需求相对接,我们还对学制进行了改革,改过去的在校学习3年制为2年制,减掉的这一年就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以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

   方斌 (浙江海洋学院人事处副处长):目前,浙海院有40个专业,大部分与舟山的海洋经济产业挂钩。我们的教学科研,归纳起来就是围绕 “一片海、一艘船、一条鱼”这“三个一”展开。围绕“一片海”,我们设立了海洋生物、海洋物理学等专业;围绕“一艘船”,设立了船舶维修、船舶设计等各个专业;围绕“一条鱼”,设立了从鱼类捕捞、养殖、加工、储存到质量监测等系列化专业。这一系列的专业,都是围绕着产业链培养人才。今年,我们还发挥优势,与普陀区合作成立了普陀科技学院,开设了船舶工程、酒店管理、生物技术、水产加工等专业,为缓解该区海洋经济人才紧缺矛盾提供支持。下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像在船舶专业教学设施建设方面,今年我们的投入力度很大,单基建投入就达到了600万元,还不包括设备的添置。

   夏平(定海居民,中级技术人员):我市要建设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队伍,首先要加快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实用技术人才培养。

   像临港工业要加快发展,本土技能人才的培养就十分重要。临港制造业的很多工序,需要一线工人来完成,没有他们,企业就无法生产。技工的培养要跟上,福利待遇也要提高。

   张建成:在本土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准备在几个大岛建立培训基地,壮大船舶工业等临港产业实用人才队伍。目前,普陀六横岛培训基地已初步建成。

   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向外引才力度

   黄世忠 (市科技局纪检组组长):大陆连岛工程全线建成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全面提速,但与此同时,临港工业、海洋旅游业等支柱产业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也将显现。目前,我市一缺高层次研发人才,二缺高技能人才。我们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向外引才力度。

   今后,在引人方面,市科技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科技平台的建设,引进科研人才。科技平台是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也是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我们将依托省海洋开发研究院,积极引进、培育人才,使之成为海洋科技的研发基地和海洋人才的培育基地。目前,研究院已建立船舶设计、水产品精深加工等10个研发中心,与60多名中科院院士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10多所大学及有关研究机构建立了联系,下步将通过一批项目的对接来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为舟山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开展工程技术和海洋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船舶工业、海洋重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研发人才。以前,我们引进博士到博士后工作站研究,效果不错,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一些学科带头人,今后要进一步发挥这一科技“孵化器”的作用。三是大力引进高科技企业。引进高科技企业,一方面可以调整舟山产业结构,也可以带来舟山急需的科技人才,大桥建成后,将为我市引进高科技企业提供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引进。

   张建成:针对当前和大桥经济时代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我们将加强系列化引才工作,同时积极转变引才模式,创新引才思路。过去,外来人才由劳动人事部门集中引进、统一分配,带有“大呼隆”的色彩,存在一些弊端,现在我们侧重于专场引进,并由直接引进变为面向市场,重点为企业搭建平台、搞好服务,具体的招聘工作则由企业和人才直接见面进行。采用这种方式,市人劳社保局会同旅游等部门“走出去”,连年在外地举办了多场专业人才招聘会,效果不错。今年10月中旬,我们将组织船舶企业赴大连、武汉、镇江等地招聘引进船舶方面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11月份将组织旅游服务行业用人单位赴西南地区招聘引进旅游服务类人才和人力资源等活动。同时,我们将积极筹建区域性船舶人才市场,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加强柔性引才和国际科技合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营造良好环境,打造人才高地

   朱信标: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要以人才集聚为基础。像深圳速度,就是在人才集聚的基础上创造的,而且集聚的是全国各地的人才。企业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应当成为人才的主要集聚地。目前,发达国家企业拥有的人才量一般都已达到本国人才总量的70%左右,而我市近十年一直在40%左右徘徊,这与当前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很不相符。我市应尽快制定鼓励各类人才向企业集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方斌:应该说,舟山气候好,环境优美,对外地人才很有吸引力,但外地人才对舟山了解不多,很多人只知道普陀山却不知道舟山;加上过去因为陆岛交通不便,外地人才到舟山联系工作,舟车劳顿,很多人是一去不复返。大桥通后,将极大地改善我市的引才条件,我们要在媒体上多做宣传。近几年,宁波引进人才多,就与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城市形象的宣传有很大关系。人才引进了还要留得住。舟山的生活费用高,尤其是房价高,使很多外地人才感到在舟山买房安家比较困难。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给以适当照顾。除了以情留人,我们还要用事业留人,使人才有事干,有发展的前途。高校被人称为人才的“储备库”和“蓄水池”。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浙海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我们已引进了30多位博士,首次超过了硕士拥有量。像我们学院的海洋生物系,近几年引进了近10位博士,工作热情都很高,主要就是有项目、有事业干,创业的环境好,从而形成了一个创新团队。

   黄世忠:过去,我市很多单位重视人才引进,但对人才的培育相对欠缺,人才来了又走情况时有发生。今后,我们要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和使用机制,使人才引得进、用得好、能安心。另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报工作,完善科技发明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

   夏平:外来人才到舟山,除了要适应舟山的气候、水土,还有个文化融合的问题。在舟山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因为有三四年时间在舟山学习、生活,差不多成了半个舟山人,相对来说,要比初来舟山的外地人才能更快融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这些人才资源值得重视和好好利用。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当中的一部分有用人才留在舟山工作、创业,壮大我市的人才队伍。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