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都祥在为病人看病
浙江在线09月18日讯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大学生,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医生。他们的到来,改变了乡村医生以往原始落后的形象。
宁波江北区今年6月开始聘用医学院毕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卫生站工作。“大学生村医”计划,将使该区110个行政村在3年内全部配上正规医科院校毕业的村医。
在江北区推出的“大学生村医”计划中,首批报名参加的人数就达60多名。正像这些年轻的村医所说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改变的不仅是个人命运。
刘都祥:乡亲们叫我“小刘医生”
大学生村医档案
村医刘都祥
27岁
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
现坐诊于宁波江北区慈城镇观庄村卫生服务站
刘都祥的抽屉里保存着一张6月13日的宁波日报。在第三版的正中间,“大学生村医坐诊”的大标题下,配发的就是他第一天上班时的照片。那是在6月12日上午,他正式来到了江北区慈城镇观庄村卫生服务站第一天上岗,成为全区的首名农村坐诊医生。
在分配到慈城镇的首批大学生村医当中,刘都祥是少有的几个外地人之一。今年只有27岁的他来自安徽,3年前从安徽理工大学毕业之后,顺利地进入了宁波海曙区的一家民营医院工作,拥有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在平淡的日常工作之余,他总是觉得缺了些什么。
2006年底,宁波市江北区推出了“大学生村医行动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选拔优秀大学生到乡村卫生服务站工作。他动心了,是继续留在城市捧“铁饭碗”?还是到求贤若渴的农村去创业?还没等他做出选择,家人们却纷纷表示反对,许多朋友为他为了一个乡村医生的职业放弃体面的工作而感到不可理解。
在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刘都祥还是决定去闯一闯,“相对城市来说,农村医疗更需要我这样的大学生,再说,政府出台了那么多政策扶助农村医疗,待遇也相当不错,我觉得未来农村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刘都祥工作的观庄村卫生服务站配备了两名医护人员,他和另外一位护士负责着附近观庄村、白米湾村和山东村三个村子约2000多乡亲的看病问题。小小的卫生服务站是村里的旧瓦房,屋里陈设也很简单,一张检查床加上办公桌椅就是刘都祥的诊室了。另外一侧是输液室,再往里走却发现是一个小小的厨房。刘都祥不好意思地说,“这里离镇上有点距离,一般我们就自己动手解决吃饭问题。”这还不算什么,由于暂时没有住宿的地方,刘都祥每天不得不在卫生站和宁波之间来回奔波。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不便,刘都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耐心细致地接待每一个病人。他的医术和周到服务越来越得到了村民们的信任,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现在他每天平均要接待10多名患者,“现在因为条件有限,我们一般处理的都是一些农村常见病突发病,以后我们还要建立起农村的健康档案,把村里的诊疗情况和健康档案输进电脑管理,这样乡亲们上门看病就更加方便了。”
医疗条件的改善,让村民改变了“小病忍、大病拖”的习惯,享受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治的便利。村民们是最朴素的,在卫生所挂点滴的几位村民一听说正在采访大学生村医,一定要求说两句。来自观庄村的村民顾彩铃是个心直口快的大婶,说起刘都祥和他的卫生所就掩饰不住嘴角的笑容,“这里看病方便,离家近,想什么时候来都可以。以前我们看病都要到慈城镇上去,还要到公路上去拦车,遇到突然生病,镇上的医生路远一时间赶不过来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小刘医生在这里,一个电话就可以了,态度又好,村里人都很高兴。”大婶连珠炮似的夸奖下,原本就十分腼腆的刘都祥一时间显得很不好意思。“就是有一点还要学,在我们这里一定要学会说土话,不然啥也听不懂。”大婶爽朗地笑着补充道。
尽管日常生活条件比城里要差,工作也很累,但谈起现状,刘都祥一脸的满足:“看到他们朝我微笑叫我小刘医生,心里面是最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