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15时左右,受“韦帕”的影响,洞头县海边巨浪滔天。 叶凌志 摄 |
|
昨天下午,乐清市乐成镇南岸村一企业的员工带着家人,坐着厂里安排的汽车前往避灾点。 陈翔 摄 |
|
昨日,平阳县及时转移居住在危险地带的群众。图为鳌江镇墨城办事处的群众被转移到安置点。陈培勇 摄 |
浙江在线09月19日讯
昨天凌晨5点,强台风“韦帕”摇身升级为超强台风,并继续步步紧逼我市。按照市气象部门预测,“韦帕”将于今天凌晨登陆苍南到乐清湾一带沿海,正面袭击我市。
留给我们的防御时间已经不多!面对这样的危机关头和紧急形势,除了转移,别无他路可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满强调指出,此时最重要的任务,第一是转移,第二是转移,第三还是转移。
截至昨晚9时,我市共转移人员590554人,其中海塘外转移人员26145人,非标准海塘内转移人员6601人,可能出险标准海塘内转移人员6779人,危房转移人员204456人,船只回港人员22545人,山地灾害易发区转移人员44667人,可能出险水库和易遭洪涝威胁转移人员78320人,其他转移人员201041人,回港避风船只7901艘。
转移必须及时。从前天起,我市即已制定人员梯次转移和船只避风实施方案。按照省市气象部门预测分析,“韦帕”自生成后一直较稳定地快速行进——以每秒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其袭击我市的主要手段将是狂风暴雨。气象部门的预测成为我市制定以上转移方案的重要依据。
方案中,依次划定18日中午12时前必须转移完毕的危险区域内人员和18日下午6点前必须转移完毕的危险区域内人员。所划定的危险区域主要是极易受狂风暴雨影响的沿海地带、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暴雨区水库山塘下游等地。同时方案要求全市各地于前天下午6点前停止营运涉海旅游和休闲渔业,各地出海作业渔船和涉水工程施工船舶、渔业船舶、无动力船舶、港内挖沙船必须于前天晚上8点前进入安全水域、避风港或防台锚地避风,港内大吨位船舶(包括新船)必须于昨天上午10点前离港,全市所有港区、码头必须于昨天上午10点停止作业。
随着这一实施方案的下发,转移工作在各县(市、区)迅速展开。据市防汛部门统计,至昨天上午9时,全市共转移人员31939人,其中海塘外转移人员5474人,非标准海塘内转移人员324人,可能出险标准海塘内转移人员778人,危房转移人员4394人,船只回港人员19864人,山地灾害易发区转移人员42人,其他转移人员1063人,回港避风船只6557艘。
昨天上午8点,根据“韦帕”的行进态势,市气象部门基本判定它将登陆我市,届时降雨面和降雨量都可能增加。上午9点,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人员转移力度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按市防指下达的人员转移和船只避风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排查范围和安全隐患点,对不能保障安全的地带,要下最大决心,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有效的措施,做好大范围、大力度的人员安全转移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昨天下午1时,超强台风“韦帕”中心强度仍在加强,其风力极大、影响范围极广,对我市构成极大威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规定,市防汛指挥部决定,自昨天下午2时起,全市进入紧急防汛期。
进入紧急防汛期后,很重要的一点即是要进一步扩大人员转移范围。各地开始在前期梯次人员转移的基础上,按照紧急防汛期要求,进一步扩大人员转移范围。凡是无法确保安全的一切危险区域人员都必须立即转移,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各类避灾安置场所和有安全保障的学校、影剧院、体育场馆等社会公共设施,要全面向转移避险人员开放,并妥善做好转移人员的安置工作。
昨天下午2时,市气象台也发布了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为进一步做好人员安全转移和回港避风船只统计,根据市领导意见,昨天下午3点30分,市防指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防汛办加密报送频率,从当天下午4点起每一小时报送一次本县(市、区)人员转移和回港避风船只数到市防汛办,确保人员转移不留死角,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应撤尽撤一个不少鹿城七都岛人员转移侧记
“车来了,车来了。”昨天下午2点,36辆张贴着“抗台救灾专用车”标识的客车驶进鹿城区七都镇吟洲村,紧张的人员转移战打响了。
“我们中午吃完饭就开始在这里等了。”来自四川,在七都镇东江沙码头砖厂打工的鞠学渊说,在温州打工也有5年,但台风转移他还是第一次。从早上接到转移通知,鞠学渊就把毛巾、被子都打包了。“工作人员看到,叫我不用忙,说政府把这些都准备好了。”于是鞠学渊又把东西都安放好,早早地站在村口等着转移车辆。作为最早的一批转移人员,下午2点30分,鞠学渊就和工友们离开七都岛,驶往避灾点。
此时,七都岛北段标准堤工程建设指挥部的狄顺有正领着3辆转移客车前往工地。“师傅,再快点。”他催促道,在地处低洼的工地上65名外来务工人员正亟待转移。经过一段泥泞的小路,客车再无法前行,狄顺有一路跑着招呼远处的工人们上车。“你们上这辆,你们几个到后面的车去。”他一边分配车辆,一边仔细地清点着人数。“……63、64、65,一个不少,出发。”
转移车辆奔行在路上,市区上陡门第二小学里的人们也正忙碌着。作为10个针对七都镇转移人员的避灾点之一,这里腾出了20个教室,组织了40名值班教师,还配合疾控中心的3名医护人员设置了卫生消毒室。“我们从早上接到通知起就开始做应急准备,按照每个教室2名值班教师照顾25名转移人员的标准,这里可以容纳500名转移人员。”该校副校长项小飞说。下午3点30分,该校迎来了第一批100名转移人员,矿泉水、饼干、被子等应急物资也紧随而至。
“这里牙膏、花露水什么都有,实在不行外面还有小店,很方便。”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王显英一边说,一边吃着弟弟在学校借锅煮的糖水荷包蛋。来自四川自贡的她14天前刚做了妈妈,而她可爱的女儿正在姑妈的怀里熟睡,不时还咂咂嘴。由于刚刚生产,校方为她们3人提供了特殊照顾:在医务室旁专门腾出了一间教室,还搬来了最宽大的课桌和最厚实的被子为她们铺了“床”。“没有人吵,被子也很暖和,旁边还有医生在,比我在工地住着还舒服。”王显英觉得很满意。2小时后,这个特殊的育婴室又接纳了一位来自安徽的年轻妈妈,她1个月大的小宝宝在这里安然入梦。
昨晚8点,客隆客运公司经理蒋学峰没能吃上晚饭,第5次带领车队从七都镇驶出,这是最后3辆转移客车,搭载着七都镇最后的60名转移人员。当车队的尾灯消失在路的远方,持续了6个小时的七都镇人员转移工作顺利完成了。
鹿城区累计动用了108车次,转移七都人员7043人,比预计转移人数多了2043人。为了应对转移人员的增多,该区还在原定10个避灾点的基础上又增开鹿城区文化中心,为转移人员提供了安置。
与此同时,该区还就上戍乡、藤桥镇以及双屿镇的西中央涂、黄龙的新泽社区等地势低洼、转移人数多等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实行就地、就近人员大转移。截至昨天晚上7时,全区共转移群众609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