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的应用科学大学,在德国作为一种高等学校类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拥有许多独到的经验。昨天,来自中德两国应用型大学的100多位校长、学者在杭州一同参与了主题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讨,相互借鉴培养未来工程师的经验。
边上大学边拿工资
“我们学校以培养经济师、工程师为主,现在已有不少学生可以边上大学边拿工资。”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副校长赫恩语出惊人。
据赫恩介绍,由于工业界与经济界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已经有近200年历史。该校大约是从1965年起引入该培养模式的,不仅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与今后工作有关的实践活动1到1.5年,而且还要求老师拥有3年到5年的工作经验。
除此之外,该校招募了一大批来自行业内部的专业人士充当顾问,根据他们了解的行业动态,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另外还有大众等30家知名企业参与了教学计划的制定。”赫恩告诉记者,“部分学生一进校就与这些企业签定了相关协议,作为企业的培训生,他们大学阶段就可以领到工资,毕业后直接去企业工作,而他们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就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的。因此,这些学生一出校门就完全具备了企业所要求的工程师标准,容易得到更好的工作岗位。”
从操作员到工程师
“如果说高职高专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优秀操作员,那我们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就是工程师。”浙江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冯军这样定义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浙江科技学院等国内高校也开始在培养未来工程师下苦功。
今年8月底,浙江科技学院生化学院大二学生沈潇冰刚刚结束了为期3周的金工实习回到学校,而他的师兄生化学院大四学生方智凡则正要出发前往企业开始工程实习。原来,该校在本科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两个“实践学期”,分别为在校内的4至6周的生产认识实习,以及以准工程师的身份深入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等进行9至12周的技术实习。
“参照德国经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须有充足的实践经验,然而科技创新也不可少。除了增设实践学期,我校还成立了创新基地,大二学生均可申报创新项目,经学校审批通过后,他们将带着学校给的研究经费进入老师的实验室研究自己的课题。”冯军说,“我认为,只有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将来才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走出校门就是可以替招聘企业省下培训费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