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9月20日召开的全省质量工作电视电话万人大会上表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十五”以来,我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加强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质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产业素质持续增强。近年来,我省始终把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层次和企业总体素质持续提升。2006年,全省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6.58%;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2.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出口产品检验合格率为99.8%;我省主要工业产品的质量指数已连续六年保持在95以上。食品监督检查合格率从2004年的80.6%提高到2006年的88%。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也明显提高,建筑工程合格率超过96%,住宅小区工程质量优良率达70%以上,公路、桥梁、港口、航道等重点工程优良率达100%;铁路、交通、邮电、民航、旅游、商业、金融、保险等行业加强质量管理,逐步实现服务质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顾客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二是品牌建设成果丰硕,“浙江制造”声誉日隆。目前,我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9件,列全国第一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89个,国家免检产品527个,列全国第二位,并涌现了万向、雅戈尔、正泰等一大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今年万向集团的钱潮牌万向节还被认定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2006年,省级以上工业名牌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5.1%,出口创汇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33.4%。
三是监管体系不断健全,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计量测试体系建设、标准化等工作全面推进。目前,我省企业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食品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近25000张(份),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46000张(份),均居全国前列。其中,有23053家各类组织通过管理体系认证,总数列全国第二;有4052家企业取得了4227张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书,8242家企业取得了46769张强制性认证(CCC)产品证书。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从“九五”期末的35.1%提高到目前的71.3%。全省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350项,行业标准563项。我省还建立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特别是针对食品安全,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以“三员四图”、“三进四定”、 “两书一报告”为核心内容的区域监管体系,构建了一张比较严密的“食品安全网”。
四是全民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振兴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通过“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等活动的广泛开展,质量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各界对质量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强,全民质量法制意识越来越强,企业的质量竞争意识和质量责任感越来越强,消费者的质量维权观念越来越强,全社会的质量环境明显改善。全省已有58个县(市、区)开展了质量振兴和质量兴市活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质量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初步形成。
吕祖善省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当前我省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质量问题:一是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主要耐用消费品等重点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徘徊在80%左右,大量不合格品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信心,而且对资源、能源和生产力造成严重浪费,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中小企业质量基础还比较薄弱。部分产品档次不高,可靠性不强,标准水平偏低;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制售假冒伪劣现象还没有完全得到根除,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重大质量违法案件仍时有发生,不仅有损浙江产品的形象,而且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三是部分传统产业竞争力仍然不强。食品、农产品、机电、纺织服装等产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困扰较多;一些出口产品仍然在走“以量取胜”的老路,没有真正实现以质取胜。随着对外依存度持续提高,“浙江制造”面临着国际市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省质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