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4日讯
前天的“无车日”让广大市民极大地感受到“公交优先”的好处:以往公交车在主城区平均运送速度为12.5公里/小时,而前天的抽样表明,市区平均运送速度提高了30%左右,景区、交通管制区提高了40%;以往公交车准点率除快速公交B1线达89%,其他公交线路平均未能达到30%,而前天却达到了91%,快速公交更是达到98.5%。推出“公交周”和“无车日”,正是市委、市政府为解决行路停车难、倡导“公交优先”的一次尝试,这也让更多市民对“公交周”成为一种常态有了更多的期待。
行路难停车难和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办事难、清洁杭州问题,是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从历次评选活动群众意见建议中梳理出的这“七大难题”。五年来,杭州执著破题,从未间断,为百姓送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当前,杭州正在进一步深化破解“七难问题”,继续把“破七难”作为提高生活品质、全面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国庆前夕,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之时,市委、市政府又在本月初举行了“破七难”专题工作会议,再一次盘点了喜人的成果,并部署了让人满怀期待的破题计划。
不仅仅是“破七难”,杭州也在着眼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更多关系民生的新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亮点扫描:
NO1:把市级医院开到新区副城去
挂号队伍长、床位紧张、医疗费用高……随着医保覆盖面的迅速扩大,人民群众花钱买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市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现象的日渐突出等,群众“看病难”问题出现了新趋势、新情况。与此同时,滨江、下沙等副城医疗资源匮乏,新建市级医院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按照《杭州市“十一五”期间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计划(医疗卫生项目)》和完善城市新区医疗设施配套以及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要求,我市提出“十一五”期间在江南、下沙副城各新建一个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丁桥大型居住区新建二级综合性医院,拟在城区新建一所三级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以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经过半年的实地调研考察,市卫生局日前终于分别在滨江和下沙物色到两块“黄金宝地”。据有关规划,新建综合性医院在完成选址后,将于年内进行设计方案的公开招标,在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施工方案招标并动工建设,于2009年底完工。江南和下沙两大副城百姓热切期盼的市级医院梦,已近在咫尺。(下转第8版)
NO.2: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我市从2006年春季开始,在全省提前实行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免杂费。这一年,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杂费补助经费在内,全市小学和初中共免杂费1.5亿元。今年春季,市区农村学校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免杂费7408.36万元,免课本费、作业本费2530.08万元。此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同时,我市大力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和推广“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多种办学模式。目前,全市已成立教育集团56个,有214个成员单位实施了名校(园)集团化办学,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据统计,2003年下半年到2007年上半年,全市已累计资助困难家庭学生21.8万人次,金额达9255.78万元。目前,全市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38所,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人数达到13.5万余人。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券和人民助学金制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边远农村孩子、“三残”儿童少年“好上学”……这些都是我市破解“上学难”问题,今年实施“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新目标。
NO.3:构筑最迅速的政府服务平台
国土局实行商品房土地证当场办结制,个人单套住房土地办证由8个工作日缩短到了30分钟;国税局在城区推行涉税业务“同城通办”,城区所有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办税服务厅就近办理涉税事宜……解决“办事难”问题,是构建“和谐杭州”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题中之意。近年来,我市从抓社会评价意见整改,深化效能建设和坚持工作创新等多管齐下,破解“办事难”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7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杭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在破解“办事难”上出实招:清理、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严格收费管理。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扩大和深化并联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力争全市行政审批办理时限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压缩20%。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月初也表示,杭州要优化行政审批和办事服务流程,努力缩短办理时间,力争平均承诺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间提速50%以上,实际办结时间比承诺办结时间提速30%以上,按时办结率达98%以上。
数据表明,社会各界对公共服务窗口的满意率已从2005年的92.75%,提高到了2006年的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