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4日讯
近日,得知东阳市白云街道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在省自然博物馆里看到早已灭绝的恐龙化石时,就想知道这巨大而威猛的化石是怎样从深埋的土地中被发掘出来的。这次到挖掘现场,看到了考古工作者的发掘过程,才知道这“工程”是漫长、细致和艰辛的。
我走进现场,只见梁鹰和郑文杰蹲在埋着化石的土石堆上,用凿子、锤子和刷子在慢慢地剔土石。他们告诉我,恐龙化石是9月1日被发现的,随后他们就进入了现场,至今已挖了半个多月。他俩原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曾参加过新疆、甘肃、辽西等地的恐龙发掘和修复工作,今年才被省自然博物馆要来。由于他们年纪轻、精力旺盛,对发掘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成了这次发掘的主力军。他们每天早上7点就到发掘现场,中午就在工地上凑合着吃点快餐,傍晚不看到化石的细节不肯下班。梁鹰说:“这才刚刚开始,大量细致的工作还在后面,特别是修复,没有一年多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
据初步推断,这具恐龙化石所在地质层距今约有6500万年,像是蜥脚类恐龙。由于这里的地壳运动激烈,造成这条大约有10米长的恐龙化石“呈三四层叠加状分布”,蜷在那里只有3.5米,给发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化石和周边的颜色也很难分辨,有的已经与石头融合为一体,需要耐心地、一点一点地把它分离出来。一位当地的女士看了后,开玩笑说:“他们对老婆和孩子的照顾肯定很细心!”
|
配合发掘的几名小工,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
|
|
每天盯着化石,梁鹰觉得眼睛有些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