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6日讯
每天,还没到上班时间,裘秀菊就匆匆来到医院,巡视病房、检查危重病人;
每天,过了下班时间,她还留在病房,和病人谈心,替病人跑腿办事。
在30年的护理工作中,裘秀菊总结出“五心护理岗”经验:爱心、细心、耐心、热心、责任心。
“感动服务”
拉近与病人的距离
前阵子,余姚市人民医院首次以个人名字命名“裘秀菊护理服务法”,在护理部推广“感动服务”。
“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在日常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裘秀菊说。
有位晚期肺癌患者,出院时还插着导尿管。为防止尿路感染,裘秀菊利用休息时间定期上门为他冲洗膀胱,坚持了两个多月。
余姚光荣院一个病人,行动不便,需要上门护理。当时科室人员紧张,裘秀菊每天骑车上光荣院为他打针,3个多月风雨无阻,直到病人康复。
30多年的真情付出,许多被裘秀菊护理过的病人,都把她视作亲人。一位来自四明山的糖尿病人出院后,裘秀菊还多次帮她配药、调整饮食量,现在病人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依然和“裘阿姨”保持着联系。
“共产党员要经得起考验”
2003年4月,宁波市首例非典疑似病人出现在余姚。这位病人在余姚人民医院隔离住院后,全院、乃至全市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人们谈“非”色变。医院专门设置的发热门诊一时人满为患。
“让我去发热门诊吧。”裘秀菊主动请缨。在发热门诊开设的两个多星期里,她天天守在第一线。最忙时,一天要接待七八十位病人。
几天下来,裘秀菊累得嗓子都哑了。医院领导考虑让她休息,可裘秀菊却不肯。“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要经得起考验。”
呕心沥血培养新人才
在紧张工作之余,为培养新一代的护理人才,裘秀菊更是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张晓仙是当年裘秀菊离开内一科时的接班人,现任内一科护士长。
说起裘秀菊,张晓仙感触颇深,刚参加工作时,好多护理操作做不好,裘老师一直都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大家。
“不管做个简单注射还是进行复杂的护理操作,裘老师都是一丝不苟地按照规范来做,为我们做榜样,她常常告诫我们,要做一行爱一行,要对得起病人。”张晓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