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6日讯
昨天,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人血白蛋白的最高零售价,国内生产的人血白蛋白(10g×50ml/瓶)为360元,考虑到国内供需矛盾,鼓励进口供应,允许进口人血白蛋白价格上浮5%。为保障边远地区供应,允许在青海等9省(区)销售的人血白蛋白价格上浮5%。
记者从浙江省物价局获悉,9月28日起浙江省将开始执行人血白蛋白临时最高零售价格,即360元/瓶。
曾被严格限价的人血白蛋白,从今年一月的259元/瓶涨到“五一”后的330元/瓶,再到调整后的360元/瓶,尽管价格一涨再涨,但该药品依然有价无货。
今年上半年,各地不断传出人血白蛋白供应紧张的消息。9月11日,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也证实:“人血白蛋白的缺乏,在近期内将是一个比较严峻的挑战。”据她介绍,2006年人血白蛋白产量还在12万公斤以上,而2007到现在只有4万多公斤。
人血白蛋白(简称白蛋白或ALB),是一种“救命药”,主要用于治疗失血创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肝硬化及肾水肿或腹水,癌症患者和急需补充营养的重症患者,用量也很大。
由于来源主要为人血,该药是受国家管制的高风险产品。这种药在普通药店并不销售,国家规定对人血白蛋白等生物制品的购买,必须通过经资质审核的代理经销商。
国家:“有形之手”调控价格
人血白蛋白市场变化的始终,国家的“有形之手”一直没有停止。今年1月26日,随其他几百种药品一起,国家发改委下调了人血白蛋白的最高零售价,如10g×50ml人血白蛋白注射剂,从原来的最高零售价330元下调至259元。
很快,人血白蛋白的供求矛盾变得突出,各地医院开始出现供应紧张状况。国家发改委于2月2日紧急电报各省,可根据各地情况制定本省的白蛋白暂时零售价格。3月以来,各地价格逐渐回升,已接近330元/瓶。
伴随价格困难的另一个因素是进口量减少。此前我国医药市场上进口ALB大致维持在300万瓶/年,占国内市场1/5左右的份额。目前由于国际流通企业利润点小,我国已成为国际上进口ALB价格的低谷区,世界上制药公司把有限的人血白蛋白资源投入向价格高的国家及地区倾斜,相应也减少输送到中国的ALB数量和计划。
经销商:供需链条在收紧
产品紧缺的背后是血浆原料的紧缺。据了解,我国现有30余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际年生产人血白蛋白能力达3000万支左右,但由于受到原料血浆供应的制约,人血白蛋白年生产总量约1300万支(按10克白蛋白/支计算)。
据了解,2004年5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开展了单采血浆站整顿行动,全国156家单采血浆站关停了36家。从2006年开始,国家对单采血浆站转制改造,由血液制品企业收购血站,形成血浆原料一对一的供应,便于监管。一些管理不完善的血站被关闭,全国采浆量一路下滑。
浙江省最大的人血白蛋白经销商——华东医药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提供的人血白蛋白量占全省市场的60%—70%。
副总经理周先生表示,从2005年开始,人血白蛋白就开始紧缺,但他们那时的情况还算好,可以提供市场总需求量的80%,基本上能满足浙江省各大医院对人血白蛋白的需求。
而从今年开始,该公司一个月只能进到10000多支人血白蛋白(国产+进口),还要按照医院的使用量比例进行分配,有时根本分配不过来,实际只能提供总需求量的30%。
周经理说:“就拿浙医一院来说,他们每个月有5000—6000支人血白蛋白的需求量,但现在,我们东拼西凑,每个月也只能提供给医院2000支左右。”
按照正常的供应量,全国血浆供应量为4200吨左右,但是今年血浆供应量将减少1000—2000吨。与此同时,血浆价格也由原来的25万元/吨涨到目前的35万元/吨左右,有的价格甚至高达40万元/吨。
“人血白蛋白原料供应变得越来越紧张,采浆成本又不断提高,生产商利润则大幅降低,这些都是导致人血白蛋白紧缺的直接原因。”周经理说。
医院:严格控制使用
杭州市第二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进货也是通过华东医药公司,医院每个月所需要的人血白蛋白在1000多支,而经销商所能提供的仅仅只有200—300支,根本不够用。
“我们现在的医生只要听到需要人血白蛋白就‘头疼’。”工作人员说,实在没有办法,医院只能对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病人严格控制,只有在病人需紧急抢救且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人血白蛋白。为了采购到药品,满足病患的需要,医院压力也非常大。
工作人员还表示,8月份,浙江省物价局对人血白蛋白价格有增长过,国产的零售卖到380元,进口的则是390元,后来价格又下调了。如果按照国家发改委此次对人血白蛋白的价格调整,那该药品很有可能就是零利率。
他说:“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导致只能在流通环节压缩代理商的利润,打击了中间商的销售积极性。此次调整人血白蛋白的零售指导价,能否缓解供货紧张,恐怕还需拭目以待。”
人血白蛋白的缺乏,近一段时间还会存在。国家药监局在9月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这点忧虑,但整顿的步伐似乎并未因此放缓。国家药监局当日同时宣布,将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所有上市销售的血液制品要实施强制检验。
业内人士认为,人血白蛋白一时短缺可以看作是规范市场过程中的阵痛,但这些新措施恐怕还会加剧人血白蛋白短缺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