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6日讯
嵊州一家著名领带企业向一美国买家出运了45.8万美元的领带,双方约定在出运后60天付款。但对方在收到货物后,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付款,给这家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这家企业只是一个缩影。”记者从负责出口保险业务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简称“浙江信保”)获悉,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多变,外贸企业遭遇海外“赖账”的事件也屡屡发生。数据显示,1-8月浙江信保共计接到报损案件169起,共计金额2944万美元。
为什么会频频出现海外买家“赖账”事件,省外经贸厅有关人士表示,有的是因海外买家遭遇破产而无力偿还,有的是因海外买家恶意诈骗,还有的则和海外企业所在国家的政策变动有关。遭遇海外“老赖”又无法要回损失,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多数出口企业普遍缺乏信用风险控制手段和信用管理理念。
去年,浙江共有400多家外贸企业投保,投保金额为24.1亿美元。占浙江所有外贸企业数量的2%-3%,投保金额占当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的4.35%。今年1-8月,投保企业增加到近500家,投保金额为19.3亿美元。但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发生进出口实际业务的浙企共有28809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139.8亿美元。
面对这些数字,浙江信保业务管理处的陈峰显得很无奈。他说,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投保的重要性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去年7月,一直与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有业务合作的美国买家MIRRO公司突然破产,导致苏泊尔公司的数百万美元的货款无法收回。当年8月2日,苏泊尔公司向浙江信保正式提出了索赔。最终,浙江信保向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支付了出口信用保险赔款267.79万美元。在这一事件中,全国仍有多家出口企业近800万美元的出口因未投保而遭受损失。
我省外贸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的热情不高,有几个原因:有些企业从事外贸业务的时间不长,且未有过坏账经历,风险意识不强;有些企业认为自己的客户以老客户和大客户为主,从而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还有一些企业考虑到保费成本,也怕手续太麻烦。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这样一个机构。
为了提高认识,浙江信保已开始着手“普及”工作,除了经常组织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保险知识讲座,还主动联系企业宣传信用 为了提高认识,浙江信保已开始着手“普及”工作,除了经常组织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保险知识讲座,还主动联系企业宣传信用保险。事实上,他们的做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截止到目前,浙江出口百强企业里,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参保,而90%以上的省级外贸公司,都参加了出口信用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