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7日讯
在杭城的北面,京杭大运河和余杭塘河有个交汇处,夹在两河中间的是小河,小河的西侧就是小河直街,短短一千多米。
就是这样一条运河边又窄又小的老街,见证了运河边的繁华和沉寂。
从今年年初开始,小河直街开始了它的大变脸。除了拆除违章建筑、将横七竖八的电线入地、厕所厨房装进屋内等这些惠民的举措外,那些值得保留的、需要保护的也都留了下来。到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小河直街就等着国庆重展新颜。
于是我赶着国庆前先去小河直街探探路。去那里,必带的两样东西就是眼睛和耳朵。看看那里原汁原味的老建筑,听听原住民讲讲那里的老故事。
走走小河直街,就像逛了一个博物馆。从主街到巷道再到院落或埠头,到处都是运河边市井生活的标签,到处都能读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老街千盏灯笼喜洋洋
昨天,刚踏上小河直街南端的石板路,千盏红灯笼便印入眼帘,带着无数的喜气迎接着老街的新貌。本周六,老街会重新迎客。
先别急着往里走,转个身看看旁边的台门房。瞧见没,这褐色的竖条老门板和雕花木枋都是原来留下来的,好几十年前的这些老古董就是清末民初古建筑的身影。
再往里走,碰到了回来参观的原住民颜贵泉,家在戴陈弄6号的他正在弄堂口纳闷,拉住专家问着:“为什么我们房子里面变新了,这个小弄堂一点都没有变,照样旧。那泥墙也该换换了吧。”
一堵泥墙就是一个故事
说起这个泥墙,还有段小插曲。这堵泥墙其实是19号民居天井的一部分,修缮时原住民们提议要把天井保留下来,这个意见被采纳了,但泥墙是不是该保留呢?当时混凝土都准备好了,最后发现泥墙有保留的价值又没有危险性,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听说,现在这种土墙在杭州已所剩无几了。
老底子酱园米行即将重现
除了保留的泥墙,小河直街的弄堂口还有一个衡泰酱园旧址。老底子,衡泰酱园楼下是商铺上面住家,后面就是一个小作坊。矮墙边摆着二三十只酱缸,用来制作豆瓣酱与酱油。衡泰酱园既是酱坊,又酿黄酒又做腐乳,少不了水,少不了缸,放在小河很合适。现在这个地方就是要恢复成当年的模样,门口一个大台门,进了大门天井就是店铺。据说以后还会开家酱铺。
民国时期的小河直街,除了酱园、米行、布庄、茧行外,还有孵坊。如今小河直街的最北端,在接近原孵坊原址的地方,恢复了一间孵坊。这家孵坊,在杭州曾远近闻名。春天,四面八方收来的种蛋,用船儿运回来,在孵坊里用火烘热孵化,每年都会孵化成百上千的小鸡、小鸭,销往杭州、余杭、德清、瓶窑、三墩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