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域,有近百公里的滨江沿线,西部与杭州毗邻。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使海宁市成为与杭州地域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人缘相亲的卫星城市。建设环杭州湾现代工贸强市是海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海宁立足长三角,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全力构筑对外开放新平台,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它的建设事关海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加快提升海宁在环杭州湾经济圈的地位,更加有效地接轨上海以及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立足本市实际,推进环杭州湾现代工贸强市建设,关键在于如何立足本市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核心就是创新创业。
一、以观念更新、能力提升为先导,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充分激发企业、百姓的创新创业热情,既是海宁过去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今后发展的动力源泉。面对新的形势,创新创业的内涵、要求在不断深化和提升,继续做好这篇文章,必须重点抓好观念更新、能力提升和主体培育。一是推进观念更新。要继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并根据新的要求,把创新创业精神融入其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重点是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企业主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思想,大力弘扬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把创家业、办企业作为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的重要途径,在更高层次上谋求新发展,激发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精神动力。二是推动能力提升。重点突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他们的战略眼光、现代管理知识和经营理念。下一步,将设立企业经营者培训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经营者和高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与此同时,着眼于提高普通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激发群众创业热情,提高群众创业技能。三是积极培育主体。继续深入实施“兴海工程”战略,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健全和完善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快发展、上台阶。鼓励和推动科技人才、管理营销人员发挥优势,投资兴业。依托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分工,培育一批配套企业。充分发挥专业市场、龙头企业、规模种养大户的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家庭工业和服务业,支持从事配套生产、销售贸易等经济活动。
二、以产业升级、发展转型为目标,把握创新创业关键。创新创业,核心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发展转型,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一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引擎,两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必须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领和助推制造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要立足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营销商来海宁发展创业,推动特色产业技术、设计、营销水平的全面提升。依托海宁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业。以盐官景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沿江旅游整体开发,丰富提升观潮旅游、文化旅游、特色购物、休闲度假的内涵,努力建设国内外知名的特色旅游城市和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二是坚持传统产业提升与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培育齐抓。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围绕打造国际先进皮革业制造基地、先进纺织业制造基地目标,继续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这些产业,通过产业链延伸、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已有一定基础、并具有发展潜力的包装印刷、太阳能利用、磁性材料等产业,努力建设我省重要的特色包装印刷基地、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导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基地、国际软磁重要生产基地。把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精密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产业放上重要战略位置,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和培育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性项目,以此促进海宁工业经济的提升。三是坚持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海宁的发展目前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的过渡时期。从长远来看,创新必须成为海宁发展的主动力,但就目前而言,保持适度规模的投资仍然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现实需要。今后几年,一方面我们要继续重视加强投资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有效投入。尤其是要注重改善投资结构,把投资与创新结合起来,注重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推动企业由创业型向创新型转变。另一方面要把创新作为推动海宁长远发展的主要动力,引导和推动企业更加注重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着力推动由模仿创新、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为主的转变,加快实现“海宁加工”、“海宁制造”向“海宁创造”的跨越。
三、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途径,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引导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重点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同时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落实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阶梯式水价调节机制改革、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创新。二是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海宁良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强化专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海宁民营优势,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招商引资,开展国际合作,借助外商资本、品牌、技术提升发展水平。继续鼓励企业扩大外贸出口,重点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和出口产品竞争力。三是主动接轨杭州。抓住杭州湾都市圈启动建设的有利时机,不断深化接轨杭州工作,全面推进连杭经济区建设。一方面继续抓好杭州外迁企业的引进工作;另一方面不断拓展接轨杭州工作的领域,重点在培育发展第三产业方面有新的突破,积极引进杭州高校、科研院所来海宁入户,全面提升海宁科研教育水平。同时继续加强与杭州方面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争取早日实现无缝对接。
四、以提升平台、改善服务为基础,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一是打造具有承载力的城市平台。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一方面加快推进新区开发,重点抓好城南综合服务区和西南专业市场群区块的开发建设,加快培育壮大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重视抓好旧城改造,依托老城区“两山夹一水”独特自然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全面启动实施东西山的联动开发,完善休闲服务功能,加强城市人文景观和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城市“客厅”和“绿肺”。二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平台。加强资源统筹、推进集约集聚,是发展的必然。目前海宁的产业发展平台分散在各镇和开发区,缺乏具有较强承载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大平台。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资源统筹力度,重点推进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建设。同时,继续支持各镇工业功能区的发展,重点发挥其在集聚特色产业、吸纳培育中小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注重公共产品的提供、共性问题的解决、综合环境的营造。继续重视加强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共性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为特色产业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提升技术支撑;重视加强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及标准厂房的建设,完善水、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要继续扎实推进银企合作,加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的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