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个一”之一项惠民政策——酝酿4年百易其稿
从9月5日至今,桐乡市濮院镇星旗村平均每天有十来位村民怀揣9月5日的《嘉兴日报》,向党支部书记沈学兴咨询嘉兴将于10月1日正式付诸实施的《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近一个月来,嘉兴有上百万城乡居民密切关注并期待这一政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平均每天接到上百个有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市民咨询电话。
“我们终于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了,这项政策比取消农业税还来得实惠!”这是农民了解政策后发出的由衷感叹。
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提出,全市年满16至60周岁、不符合参加现行社会养老保险(障),或原一次性低缴费参加农保的城乡各类劳动者,都将被纳入应保尽保的社会保障体系。市财政对按照此规定参保者将实行财政补贴。
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横亘在我市城乡之间的最后一道樊篱——养老保障拆除了,我市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地级市。全市有100万城乡居民受益于这项政策。
为了拆除这道“樊篱”,嘉兴整整用了4年时间。
0.34元背后的养老之痛
近几年,我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全面推行,各类保障制度正在逐步打破城乡鸿沟:全市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率先推行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完成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的集中供养……这些工作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但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为:“嘉兴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先行之地,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作些探索。因为,现有保障制度还不足以覆盖农民的养老问题。”
“领导的话说到了农民的心坎里。”沈学兴说,长期以来,务实的农民们之所以想方设法跳“农门”,是因为城里人看病可以报销,到了退休年龄可以拿到养老金。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后,农民看病也可以报销了,但养老问题始终是农民的一块“心病”。
上个世纪90年代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一度让嘉兴农民觉得遥不可及的社保梦有了实现的可能。然而,政策本身的缺陷、农民理解上的误差,加之存在人均缴费标准偏低且随意等现象,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农保制度,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根本无法起到养老保障作用。市本级已享受农保养老金待遇的12101人中,平均每人每月领取养老金只有26.19元,最低的仅为0.34元。
0.34元,现实与农民的期待差得太远了!
2003年,市委、市政府开始重新审视现行农保政策的不足,指示相关部门探索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市委书记陈德荣说:“奔不奔小康,关键看保障。希望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在二次分配中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易稿百余次,惠民百万人
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起草《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占据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潘嘉荣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大部分精力。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养老保障?什么样的缴费额度是他们能够承受并且愿意为之付出的?社保工作人员的足迹踏遍了各县(市、区),发放问卷几十万份,召开大大小小座谈会上百次。
“每一次到农村调研,我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农民是多么需要一份养老保障。”回想过去4年为《暂行办法》倾注的极大心血,潘嘉荣感慨万千。她动情地说:“当我回到30年前下乡的那个村,打听如今的老人都住在什么地方时,村民告诉我,跟30年前差不多,住在低矮的破泥坯房里,有的甚至是住在猪棚里,但是,他们的儿子住的是楼房。我心痛极了!这让我和工作人员有一种加快打破城乡保障樊篱的紧迫感。”
2007年9月3日印发的《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总共只有12页纸,但是,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曾先后百易其稿。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办公室,记者还看到了摞起来有几米高的材料。
“政策能够顺利出台,主要得益于市领导高度重视。”潘嘉荣说,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现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当时的嘉兴市委书记黄坤明,现任市委书记、当时的市长陈德荣一直非常关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参与政策制定全过程。
“当时的陈德荣市长先后组织我们召开了十多次专题会议。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春节上班第一天,他就找我们相关部门开会座谈,了解进展情况。”潘嘉荣说,城乡居民按照新出台的《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参保缴费时,统筹地财政分别按当期缴费基数的5%给予补贴(农村居民统一以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按5%比例补贴)。这个5%的财政补贴额度是今年才确定下来的,“我们刚开始提的时候是3%,考虑到财力有限,那么多农民参保,市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又很多,提的时候有些战战兢兢,生怕被挡了回来。不曾想,当时的陈德荣市长说,3个百分点太少,提高到5个百分点吧!在座的其他部门负责人都有些不敢相信,想不到平时对部门经费卡得比较紧的陈德荣市长,对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这么慷慨!这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啊!假设第一年有25万人参保的话,需安排财政补贴1亿多元哪!”
陈德荣的解释是:“嘉兴农民为嘉兴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我们理应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在整个公共财政资源的配备上,就是应更多地向农村、农民倾斜,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关注养老是执政为民的体现
《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对参保人员有年龄限制,那么,60周岁以上、先前又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保障的人怎么办?
“这一点,在一开始的讨论中被大家忽略了,是当时的陈德荣市长主动提出要给高龄老人发放养老生活补助。”参与起草《暂行办法》的工作人员透露说,“哪怕是一个月几十元钱,帮老人解决一点零用钱,也代表了政府的一份心意,这其实更是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正是在陈德荣的倡导下,《暂行办法》在附则里规定,未享受各类社会养老保障、70周岁至89周岁的城镇居民每人每月补助80元,农村居民每人每月补助50元;90周岁(含)以上的城镇居民每人每月补助150元,农村居民每人每月补助90元。目前,市本级无社会养老保障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大约有3万人。仅此一项市财政每年多支出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