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30日讯
高挑的身材,齐耳短发,穿着朴素得体,双目炯炯有神。一见瞿素芬,就会让人联想起“女强人”。作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当家人”,她做事像男人,雷厉风行,坚决果断,但却又不失女性的温柔。
“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几个字,几乎每天都会挂在瞿素芬的嘴边,如何让老百姓吃得安心,用得放心,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记者:我省的产品质量在全国处在什么位置?
瞿素芬:近年来,我省产品质量水平呈稳中有升态势。去年,全省定期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6.58%,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2.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出口产品检验合格率为99.8%。食品省级监督检查合格率从2004年的80.6%提高到去年的88%。总的来说,我省产品质量水平在全国还算不错。
记者:食品安全是近来百姓关注的热点,浙江的食品能让百姓吃得放心吗?
瞿素芬:从2005年以来,全省质监系统连续三年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业的专项整治,切实解决了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小作坊监管中存在的“管得着的看不见”和“看得见的管不着”问题。在破解小作坊监管难题上,形成了“专业合作”、“龙头带动”、“协会推动”、“股份联合”和“区域集中”等五种整合提升新模式,使得食品总体质量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去年,我省食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4.5%,比全国平均合格率高出6.6个百分点。
记者:食品安全管理和整治方面,我们有哪些创新?
瞿素芬:今年7月1日,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在嘉兴市率先实施。根据规定,生产企业必须按规定要求建立原材料、添加剂和产品销售信息等相关档案,加强质量控制,以实现原、辅材料供应到整个生产过程的可追溯。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追溯到相关责任方,确定影响范围和原因,以便及时准确地消除产品缺陷。实施召回制度,问题严重的食品须在72个小时内召回,事先将健康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将增加企业的部分成本,那些质量差,技术落后,存在安全隐患、污染环境的问题产品,将被逐出市场。
记者:质量安全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瞿素芬:我省传统产业层次总体上还不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强,传统产业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困扰较多。部分产品档次不高,可靠性不强,特别是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较低,个别区域制假售假现象还比较突出,重大质量违法案件仍时有发生。基层一线的质量监管力量薄弱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心。
记者:我省是全国首批实施品牌战略的省份之一,各地的品牌发展成效如何?
瞿素芬:最近,万向集团公司生产的钱潮QC牌万向传动轴总成荣获了2007年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我省中国世界名牌产品零的突破。131个产品荣获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其中新增95个,两者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目前,我省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累计已达289个,国家免检资格产品总数达534个,均列全国第二位,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另外,全省已有53个县市开展了“质量兴市”活动,各地对名牌产品培育和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争创名牌,形成了重视质量、培育名牌、保护名牌的社会氛围。
记者:目前,全省正在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阶段整治进展如何?
瞿素芬: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动用执法人员40410人次,检查企业15370家,检查经营者1567个,立案查处案件1174起,当场处罚案件128起,涉案货值1331.75万元,建议吊销生产许可证59个,建议吊销营业执照24个,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两起,移送其他机关235起。重点瞄准非法生产企业、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有效地从源头上查处违法行为,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破获一系列典型大要案,形成强大的执法声势,取得良好的整治成效,给违法违规企业以极大的震慑力和威慑力。
记者:下一步,质监部门还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行动和措施?
瞿素芬:我们将继续加大质量监管力度,不断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重点加强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一是基本条件改造,达不到要求的不得生产;二是严格限制预包装,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在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之前不得使用相应包装,防止其乔装打扮混入市场;三是公开承诺,小作坊必须向社会公开承诺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滥用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产品不进入商场、超市销售,不超出承诺区域销售,确保食品达到最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