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
走过20世纪70年代创业期,经历30余年的开拓积累,温州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温州制造”的品牌张扬海外。
然而,进入全球化语境,温州制造业集群处于一个新拐点,面临成本上升、产业转移、区域竞争白热化、频繁遭遇反倾销、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一系列的挑战。改变温州企业所处的全球价值链条低端环节地位,改变企业低成本竞争的方式,迫在眉睫。
这一语境下,企业创新和产业集群升级成为温州企业、政府、民众的共识。
2007年,中国温州轻工业产品博览会,直面“高技术、新产品、大跨越”这一区域经济升级的主题,展现温州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临港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引擎”之力。
记者日前从轻博会组委会获悉,今年轻博会将主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形象,将主题鲜明地表现温州传统轻工产业向高、精、尖的转型。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板块大显身
今年温州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以县(市、区)为单位布展。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二楼3号馆8000平方米的面积内,届时将有150余家企业展现温州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和产品。
温州自主创新之路,最初是由市场导向、企业自主探索的本能反应发端,是一条由下游向上游递进的突破之旅。但探索之旅的行径途中,政府因势利导、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集群多主体合作的行动,成为强力支持。
我市近年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不断强化创新政策引导力度,相继出台了《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温州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温州市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管理办法》、《温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等政策,编制了《温州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十一五”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促进传统特色产业的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除了政策引导,直接的支持还有资金扶助。《温州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省级技术创新项目按省财政补助额的30%-50%给予配套补助,市级技术创新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10%-30%给予补助;面向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30%-50%给予补助。2005年,我市有65个项目获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补助,补助额为744.5万元;2006年项目增加至96个,补助额为1519.5万元。
通过近几年的培育,我市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以行业技术中心为特色、以省级技术中心为代表、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的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其中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具备一定优势,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截至2007年9月底,我市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43家,市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39家。现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基地2个,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中试基地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9个,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6个;市级重点行业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9个,市级企业研发中心44个。2006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值的16.9%,新产品产值218.05亿元,约占规模以上工业总值的8%,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值比率将达到20%。
创新平台
引来凤凰东南飞
在技术成熟、市场稳定之后,创新日渐成为企业的自觉意识。身携大包小包,在各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色匆匆,寻访技术“救星”,一度是温州企业从制造向创造跨越时的情景。
共同构筑区域创新体系,解决具有共性的与行业性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搭建引入“凤凰”的枝头,让企业在集群基础的创新链条里分担角色,使这一尴尬正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