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
“太奇妙了,这个古棺木居然就在我们脚底下埋藏了千年。”从10月1日至今,来衢州博物馆参观的数万衢州市民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呈列着一具完整的唐代古棺木,它于2001年在衢州市区出土,在历时五年半的修复后,这具唐代古棺在黄金周期间展出。据悉,这是我省惟一一具保存完整的唐代棺木文物。
根据出土的瓷器、铜钱,考古专家判断此棺年代为唐中早期,距今约有1200多年。“当时出土的陪葬物品并不多,因为这个古墓可能曾遭盗墓贼之手。”当年参与现场挖掘,现衢州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占剑告诉记者,出土时的棺木上有一个盗墓口,而在棺木里发现的碎银可能是某些陪葬器物上的装饰,这些稍微贵重的器物估计已经被盗墓贼窃走了。这具古棺之所以能保存完整是因为,考古人员发现古棺的表层全部覆盖了一层厚达30公分左右的青膏泥,这是古代专门用于密封墓葬的材料,它有很好的防水、防腐作用。
由于在潮湿的地下埋了上千年,出土后,棺木像泥巴似的,用手一碰就凹陷,甚至如粉末般零零星星地散落下来,而且有大量的水渗出。
2002年上半年,唐棺被分解开来,6块木板分别被裹上了塑料布,又淋了几遍水,然后被专车送往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这家单位修复这类文物的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但是谁也不曾想到,这一次唐棺的“治疗”时间,竟然长达五年之久。荆州文物修复中心的专家们,选用了一种特制的药水浸泡棺木,将古棺中原本富含的水分子置换出来,然后再将木分子置换进去。使用了这种药水以后,既可以达到使唐棺脱水,又不使其失水的效果。但是这种置换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如今修复后的古棺,木头纹理十分清晰,看上去敲起来会梆梆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