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0月14日电(记者胡作华、朱国贤)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0多年全国第一、对外投资全国第一、资本自由度全国第一……类似的荣誉,对于浙江来说已是不胜枚举。在新的时期,浙江考虑更多的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实现在“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上持续领跑全国。
高“压”之下,高“基”之上
在经济学上,很多命题都可以作出双向解释;对于浙江而言,其经济高增长的背后同样存在着“成长的烦恼”。
浙江经济的主要特色是块状经济,在这个省的大部分县、市、区,几乎都可以说得出一两个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产业。这些产业带中,既有多达数百家的企业在生产同一种产品,也有各自从事某一道工序,再通过联动组装生成新的产业。在“中国袜业之乡”诸暨市大唐镇,有1000多家原料生产企业、300多家缝头卷边厂、100多家定型厂、300多家包装厂以及100多家托运服务企业。
这种块状经济能较快地把批量做上去、把成本降下来,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也很明显。进入“十五”时期以后,浙江省缺土地、缺资源现象越来越突出,高投入与低产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2004年,一份名为《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的报告透露,从1979年以来浙江省新减少的耕地面积达726万亩,其中2003年就减少62.38万亩。
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已使浙江经济处于一种高“压”之下、高“基”之上的困境中。“按照原先的发展模式,10年后浙江就将无地可用。”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说,有统计表明,全省现有耕地中只有200多万亩可以用于建设,即使加上土地整理、复垦新增的耕地面积,也远远满足不了每年新增建设用地30万亩左右的需求。
在2004年底举行的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既要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推进发展,更要用可持续的眼光推进科学发展,各地要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推动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坚决淘汰落后的产业和生产工艺。在信贷、土地政策的配合下,这个省的投资增幅连续三年出现回调,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20.2%、15.1%和13.4%。
让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
要让政府的宏观调控之手与基于自身效益考量的企业微观决策形成互动,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熟谙市场经济之道的浙江人总是能想出办法。
今年6月以来,绍兴明业印染有限公司投入500多万元,对全厂100多台染缸逐一进行了自动化控制改造,由此可以节水、节电30%以上。企业负责人赵明江说:“要不是因为绍兴市政府实施了一项印染业节能试点工程,而且试点企业的节能效果确实好,自己肯定不会投巨资去改造。”
赵明江说,由于节能设备改造投入大、具有一定风险,推动这项工作不能完全依靠企业自愿,而应该由政府牵头,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在引导的同时,绍兴市也制定了相应的约束政策,如对达不到综合能耗下降目标的企业征收超能耗资金,建立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消耗评估和审查制度,凡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或备案。
“企业是主体,政府是关键。”兰建平说,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之初,很多地方面临着企业不愿意花钱更新设备或工艺的问题,因此要讲究工作方法,要“让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政府只需明确发展取向,并将这一取向通过政策传导给全社会,企业自然就会作出真正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策。
这两年来,浙江省从干部考核制度到产业发展目录都予以重新修订,如新的市、县领导班子考评办法规定,将“万元GDP能耗及降低率”列入考核指标,在市、县级领导干部中产生了很大触动,同时由各级财政出资,对各地的过剩和落后产能进行整合,其中仅淘汰全省的水泥机立窑就花去财政资金5亿多元。
浙江三狮集团董事长姚季鑫说,在政府的鼓励下,浙江80多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有1/3进行余热发电改造,据此今年全省水泥行业可节约用电8亿千瓦时以上。
更明确的思路,更健康地发展
尽管压缩的力度很大,浙江的经济发展势头并未受到影响。2007年上半年,浙江实现生产总值8344亿元,同比增长14.7%。“跟前几年相比,这是更加健康的增长速度。”兰建平说,浙江经济正在告别“投资依赖症”。
但这只是转型的开始。今年以来,浙江省提出,必须将自主创新作为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实现浙江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业创新是浙江率先发展的法宝,更是持续发展的动力。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这个省科技部门出台了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对那些创新失败的企业,由省财政给予风险补偿,补偿资金将达到项目研发总投入的30%。浙江成为第一个为企业创新提供“试错保险”的省份。
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说,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浙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显然不应只满足于少投入、少消耗、较少污染的目标,而应将经济增长的基础从资源消耗转移到对智力的开发利用上,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