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感恩缺失的原因
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很多,既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位,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大学生自身修养方面的不足。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1%的人认为,导致感恩意识缺乏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26%的人认为是家庭教育的缘故。
温州大学的李老师认为,现在的社会环境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原始情感。而现代意识强调的是权利义务关系、契约关系,一些人过分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自由”,认为人的自由就是单纯的个体化,将“张扬个性”扩大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学生形成了只知“我该怎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逐渐蚕食了人们的良知,如此以来,感恩意识在现代社会中势必被削弱。
在调查中不少大学生称自己不知道父母的烦恼,有35%的大学生每月平均向父母要1000元以上的生活费,大多数人认为花父母的钱理所当然,仅有少数同学感到乱花父母的钱心存内疚。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无尽的爱”和孩子“麻木的被爱”形成鲜明对比,父母只尽“给予”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也是造成孩子感恩意识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言传身教最具说服力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季凌斌认为,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书本中、报刊电视里都把这些有传统美德的人塑造的高、大、全,难以让学生亲近,也是导致感恩教育失败的一个原因。其实身边的人是最具有教育意义的,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对于大学生,经常生活在一起的都是同学和老师,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比课本中的影响要深远。
今年年初,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学生推荐,学生老师评选,评出了“感动温职”十大人物。这一活动在全校师生中间产生强烈反响,筛选出来13位学生虽然事迹很平凡,却都很感人,他们在道德和品行方面给全校同学树立了榜样,这些榜样都是身边的人,学生们也最有感触。今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还要举办类似活动,以引导和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关链接
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今年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一次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
-记者手记
常怀感恩之心
西方有“感恩节”,这一天,很多西方人会赶回家里与父母团聚。但是,目前在中国“感恩节”并没有像“情人节”、“圣诞节”等其他“洋节”一样受到大学生的重视。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成长成才,无限地付出,却忽略了教育孩子感谢父母,而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
然而,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心。我们常说的“孝道”、“尊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感恩。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更是一种责任,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才会变得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