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广州10月17日电 欧盟和我国日前达成了新的纺织品贸易协议,这项协议规定中欧双方要对输欧纺织品进行监控,加上汇率、贷款利率和出口退税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使浙江纺织服装明年的出口环境尚不明朗。在作为“出口风向标”的广交会上,浙企是如何面对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呢?
企业出价更具弹性
根据中国和欧盟达成的协议,原先中国的10类输欧纺织品中有8类将受到监控,这些商品主要是T恤衫、套头衫、男裤、女式衬衫、女连衣裙、胸衣、床单和亚麻纱。据省外经贸厅外贸处处长马建国介绍,商务部目前正在考虑出台相关的“资格准入”制度,纺织服装企业必须具备一定资质才能出口欧盟,但是具体会如何规定,目前还不清楚。
“和以前相比,这次我们的报价留有余地,尽可能把一切可预料的因素考虑在内。”宁波甬南针织有限公司进出口部经理尹丹峰告诉记者。
去年,甬南针织有限公司出口额达到5000万美元,今年预计将达到6000万至7000万美元。记者在广交会现场发现,这类规模较大的企业接起欧洲客商的单子相对胆子较大,迪达、凯喜雅等企业外贸出口情况都不错。
浙企报出“无配额价”
对于欧洲采购商来说,他们也有担忧,出于采购价格较低产品的考虑,来自英国的客商琼斯·罗宾逊本来想到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采购明年的女夏装,但因为担心所联系的企业明年没有出口欧洲的资格,她一直迟疑着未下单。
因为不清楚输欧配额取消后,是否会出现类似配额的有价许可,一些来自绍兴的公司采取先跟客户谈好款式,报出“无配额价”,明确告诉客户,等国家具体政策出台后再调整价格的策略。
更多的企业则是把价格比上届提高3%至5%,防止出现因种种原因带来利润减少的局面。
出手讲求“短、平、快”
尽管中欧协议对各个参展商的心理影响不同,但无论是大型出口企业,还是中型企业,在广交会上都有一种潜在的担忧:万一明年初配额取消后,出现输欧纺织品数量激增的情况,欧盟方面又将可能减少给进口商进口的许可,甚至再次启动贸易壁垒。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绍兴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出于对资格问题的担忧,企业希望尽可能在2008年前把这次广交会上接到的单子生产出来并报关,以便把剩余的配额用完。可一些欧盟客户却为了规避今年的配额,要求公司在明年1月1日起再将产品进行出口报关,因此一些本可当场下的单子难以定下来。
以往,履约期在半年以上的订单受到企业热捧,现在由于不确定因素增多,浙江服装出口企业越来越喜欢短期订单。尹丹峰说:“这种单子虽然量小,但是履约时间也就在一个月左右,各类可能的因素容易被估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