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沈家门国际水产城共有135家水产活品经营户开始和渔老大签订合同,就洋面捕捞水产品买卖达成协议。以合同向渔民下“订单”,这在国际水产城尚属首次。改变了数年来,水产城经营户和渔民间交易一直是口头约定的惯例。
昨天下午3时,在普陀水产工商所举行的“水产城订单渔业合同签订仪式”上,水产活品经营户陈碧波和渔老大孙忠杰,签订了“舟山渔民捕捞水产品买卖合同”,成为了国际水产城吃“订单渔业”这只“螃蟹”的第一人。这一笔买卖,就记录在了刚签的合同上,并规定陈碧波在收购水产品后3天内一次性结清货款。
“平时向我卖货的船,一共有十几艘,现在他们都在海上,这几天是最忙的时候,等他们回来,我还要和每个渔老大都签好合同,这样大家都放心。”陈碧波这样说。据了解,国际水产城的135家水产活品经营户,已和渔船建立了交易关系,最多的一家经营户,收购着18艘渔船的活蟹,少的也与两三艘渔船有生意往来,交易频繁。这135家水产活品经营户,将在近日内全部与渔老大签订合同;下一步,水产城所有经营户将全部实现“订单渔业”,包括260家干品、鲜品经营户和56家水产企业分支机构。
这一份合同范本由工商部门提供,除买卖事项,对有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约定了双方的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一旦发生纠纷,有据可查。合同一式三份,除水产城经营户和渔民各持一份外,也在水产工商所备份。
以前,水产城经营者和渔民从不签书面合同,口头说了算,因此已发生多起纠纷。经营户郭艳告诉记者,去年6月有一艘收购船的渔民方某,拿了她预付的20多万元货款,答应将货送来,后来却“失踪”了,郭艳打听了几个月,才知道方某已将渔船卖掉,生意不做了。而类似的事,郭艳已碰到两起。“订单渔业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能降低市场风险,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经济健康发展。”市工商局市场合同处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据介绍,我市工商部门从去年下半年始,开展订单农(渔)业帮扶工作,目前,农渔民签约意识尚不强,订单农(渔)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年来,全市已有60余家企业,与400多户农渔民签订合同,涉及合同金额6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