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
可这样城管部门又碰到了执法难题,杭州能不能也开辟一条创意集市?
天黑就像一个暗号,每天傍晚时分,下沙高教区的主干道旁会准时出现一群摆地摊的大学生。他们把这条街唤作“创意地摊街”。这个学期开始,地摊街逐渐红火。
市场上淘来的东西稍加修饰后
灰姑娘变成了公主
梳着披肩直发,脑门上一排整齐留海的张卡飞看上去很卡通,像漫画中的主人公。1988年出生的她平时很喜欢改造那些市场上淘来的小东西,杯子、发卡、饭勺、小石头,甚至连一个废旧的饮料瓶,她勾点颜色,添上自己做的卡通布偶,再稍作修饰,瞬时就成了一件既耐看又实用的工艺品。这些小东西有的她自己用,有的送人,有的放到地摊上来卖。
“上午我自己在蛋糕店做了一个蛋糕。”卡飞有点得意地说,她不喜欢店里卖的蛋糕,“都一个模样,太普通了。”在她精心设计下,如同组合玩具的“丫丫蛋糕”诞生了,让一直看她忙活的蛋糕师傅呆在一旁。
张卡飞学人力资源管理,今年刚刚考上浙江财经学院。这一天是她和同学王衍彬第一天来摆地摊,一排十几个摊位中她们并不显眼。别看是平生第一次,她们一点都不觉得难为情。两人并肩坐在人行道边的草地上,遇到学生走过会热情地招呼一声:“同学,来看看我们的小东西吧。”一会儿工夫,就出手了两个彩勺、一个笔袋和一个手机挂件。
下沙高教园区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大学城,有10多万在校大学生。在不少商家瞄准这一消费市场的同时,很多大学生也开始尝试把个性、创意和身边的同龄人分享。很多学生并不指望着赚钱,在他们眼里这更像是一个玩转创意的过程。正如张卡飞和王衍彬说的:“自己动手做的东西能被大家喜欢,比赚钱有意思。”
城管部门态度很明确
摆在校内没问题,路边不许
正当记者和摆摊的大学生聊得正欢,几个骑车经过的大学生向我们高呼:“快走,城管过来了。”一时间,我身边的两个女生霍地起立,大布片一卷,提在手上。
记者顺男生们所指方向一看,刚刚位置前还熙熙攘攘的摊位都不见了,摊主们夹杂在人流中间,每人手里提着圆滚滚的布口袋,正准备撤退。再往远看,几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已经在十米外左右,正赶过来。
一行人沿着人行道巡查完毕后,记者和下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执法大队一位姓贺的工作人员聊了起来。他手上有一个登记本,上面是几个人名和学校名。他说,发现学生在路旁摆地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学林街和文泽路等几块人流密集的地方最明显。
“实际上,我们对学生已经和对其他小商贩区别对待了。”贺先生说,一般对于大学生摆摊有三个步骤:第一次批评教育,抄留姓名地址;第二次通报学校;第三次要严肃处理。执法部门态度很明确:摆在校内没问题,路边坚决不允许。
“你们知道这样不行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很多大学生说自己知道不允许,但开店本钱大,校园里人气也不行。站在一旁的一个瘦高男生摊主说:“我们很感激城管的人性化执法,但更觉得自己不是为了赚钱,也不影响市容卫生,所以觉得挺憋屈。”
创意地摊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关部门正酝酿对策加以引导
初步调查,学林街上的十几个摊位有相当一部分都不是卖简单的小商品。很多摊主会加入自己的个性化设计,价钱并没多多少。有意思的是,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不是小商贩,他们更能接受“创意集市”这个概念。
“创意集市”一词发源于英国,英文名为“i-Mart”,通常译为点子市场,也称“我是艺术”。创意集市活动最早曾在广州举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都有举办,而杭州还未出现过。
“地摊”似乎是很土的一件事,但大学生群体却不这么认为。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小张似乎对此很有研究:“现在,‘地摊’的尴尬本义已经不在了,我们玩的更像是平民创意舞台,它是年轻人展示个性的一个口子。”小张觉得,杭州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固定的舞台,“下沙大学城就有这样的条件。”他的这种说法代表着很多喜欢创意的学生。
下沙高教园区管委会办公室里,舒培冬主任正在看一份策划案。下个月在杭高校将举办一次创意大赛,让所有学生把创业、商业、文化建设等好点子来次集中展示。舒培冬说,大学生摆的创意地摊是一种文化现象,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察觉,并和管委会酝酿对策。“创意大赛和每年的文化艺术节,我们正考虑把创意集市纳入进去。”
他认为,仿照北京或者广州模式,单纯建一条街牵涉的部门太多,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但可以在某些大型校园活动中慢慢渗透,摸索出一套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