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宁舟社区有居民向江东公安分局百丈派出所反映,称该小区有一户居民家里养着狗、鸟等许多种宠物,导致整条巷子都是粪便味,加上狗叫扰民,居民苦不堪言。民警立即上门查看,发现这户居民竟然养了12只未经登记上牌的狗,民警根据《宁波市限制养犬规定》,只允许这户人家留下一只狗,并要求及时登记上牌,其余11只狗则依法予以处理。
行动开始至今,全市已取缔未经许可从事犬类繁殖销售单位1家,收容处置病犬、流浪犬、无主犬1580只,新登记(上牌)犬类1万余只。
人患狂犬病病例逐年减少
国内外有关资料显示,只要持之以恒地对家犬进行有效的免疫,使免疫密度保持在75%以上,就能有效地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蔓延。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家犬免疫工作的力度。2004年我市首次全面开展免疫工作,自2005年起,我市将狂犬病的免疫密度作为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年度考核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狂犬病免疫工作的均衡开展。
镇海区在去年出现首例狂犬病人后,区领导高度重视,层层发动,全面落实免疫责任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突击免疫。短短一个月时间,共免疫家犬17948只,使狂犬病免疫密度达到了98%以上。宁海、鄞州、象山等地每年定期开展犬类管理集中整治活动,将农村犬的免疫和整治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犬类免疫工作。宁海县要求镇(乡)、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任犬类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去年宁海县家犬免疫数达到17160只,免疫密度接近100%。北仑区选择新碶\作为限制养犬工作试点,并对犬类实施免费免疫,去年该区家犬免疫率达到95.5%。
通过各级政府及畜牧兽医等部门的努力,2004年以来我市家犬的平均免疫密度逐年提高,其中2004年为44.8%,2005年为69.1%,2006年为87.1%,人患狂犬病的病例逐年减少。
我市卫生部门加强现场应急工作,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针对突发的狂犬病疫情,卫生部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组织卫生专业人员立即赶赴疫情发生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置,划定疫点、疫区,开展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按规范落实疫点疫区的卫生消毒处理和动物传染源的扑杀工作。同时对病人实施严格规范的隔离治疗和管理,有效控制了狂犬病疫情的蔓延。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规范犬伤门诊建设,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处理犬伤的能力,确保了免疫接种效果,减少了狂犬病的发生。3年来,我市犬伤门诊从原来的12家逐步扩大到93家,基本覆盖了全市城乡。
犬类管理仍需加大力度
尽管近年来犬类管理工作成效明显,但是有关人士指出,我市犬类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是《宁波市限制养犬规定》适用范围还不够广。 《规定》只适用于海曙区、江东区和江北区甬江街道以内的区域,且三区内农民聚居的自然村也不属限养区,这样一来限养区外的犬类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由于目前全市所养犬只基数较大,而且对犬只的暂养、流动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只对限养区内的犬只进行登记上牌管理,很难管住、管好全市的犬类。
二是有关部门分工还不够明确,管理不到位,执法力度不足。
三是部分养犬户仍存在“躲、藏、顶、赖”等情况,根据《规定》对其进行处罚也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公安机关对无证无牌犬只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从而造成了目前各地犬类管理工作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市民想尽办法逃避管理,做证率与实际差距较大。
四是经费保障不足。目前海曙、江东、江北三区的犬类管理服务中心所收取的规费难以满足限制养犬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限养犬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收容的无证无主犬将越来越多,而目前的市犬类收容留置中心只是租用鄞州区下应前王村的一农户养犬场作为临时过渡,从2006年的运作情况看,光收容三区的无主犬每天就在100只左右,可谓“犬满为患”。除去场租费、犬类饲养费、管理费、防疫费,留置中心只能勉强维持基本运转。
五是执法队伍不够稳定。目前我市的犬类管理队伍主要由1至2人的专职民警加2至5人的社区保安组成,海曙、江东、江北三区加市留置中心也仅有工作人员24人。据统计,这支队伍自开展工作以来,三区犬类管理服务中心每人至少被狗咬过三次,多的有七八次,加上有些市民谩骂、殴打执法人员的事时有发生,队伍思想波动较大。
六是犬类管理中心收容捕获无主犬、病犬、疑似狂犬装备落后。由于管犬队伍没有配备必要的网枪、麻醉枪等装备,在沿路追捕犬只时,满街追犬,不但造成群众围观,还给犬管人员造成了危险。
七是基层防疫力量薄弱。我市除象山、镇海外,其他县(市)区的大部分乡镇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至今仍未启动,基层防疫人员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的现象十分突出,对所承担的犬只强制免疫等政府职能难以正常组织开展。
为此,有识之士建议:一要扩大《规定》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地方法规;二要切实加强各级政府对养犬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职能;三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四要加大经费保障和队伍建设的力度;五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在养犬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