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
在镇海中山公园经常有一对姐弟在散步,六旬的姐姐走在前面,年龄相仿的弟弟跟在后面,上阶梯时,姐姐会轻声细语地提醒弟弟注意路面,弟弟则面无表情地“嗯嗯”回应着。这对姐弟是镇海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的居民——— 60岁的王红娣和她54岁的智障弟弟王德华,王红娣为了照顾弟弟,一直没有成家。
主动提出为母亲分忧
说起弟弟智障的原因,王红娣眼里充满了怜爱。她说,家里共有5个兄弟姊妹,这个弟弟是最小的,当年母亲听信了邻居的话,怀孕时吃了一种土药,导致还在胎里的弟弟大脑受损,生下了残疾弟弟。
弟弟的智力水平一直停留在两三岁孩子的年龄段,所以从小他就受到家人的特别照顾,直到10多岁时才会走路。之后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来不能下床走路,由于对弟弟怀有一份愧疚之情,母亲经常会提到照顾弟弟的事情。
一次,王红娣下班回来,看到照顾母亲的保姆在一旁擦眼泪。几经询问,她才知道,母亲怕弟弟以后没人照顾,天天哭得像泪人,母亲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弟弟,但又怕耽误其他孩子,因此一直没有正式向家人提出来。听完之后,当时20多岁的王红娣便下定决心,要担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磨练成了“半个医生”
随着父母的相继去世,兄弟姐妹都一一成家,在服装厂工作的王红娣最后单身一人挑起了照顾弟弟的重担。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智障弟弟,这其中的艰辛,只有王红娣自己知道。弟弟除了吃饭以外,什么都不会干,而且还经常大小便失禁。
王红娣说,她清楚地记得15年前的一个冬天,她在服装厂上班,平时每天中午偷跑回家看看弟弟的情况,但那个星期碰到加班,常常要很晚回家。劳碌了一天,晚上7点到家,一开门就看见弟弟把大便和呕吐的污物弄得身上、床上到处都是。那天晚上,王红娣边哭边洗了整整三大桶衣服,手被冻得通红。
如今,这样的事对王红娣来说已经是家常小事,平时她最担心的就是弟弟生病。3年前,弟弟忽然发高烧,而且连续几天都退不下去,为了能随时查看弟弟的病况,她在弟弟床边支了张小床,白天晚上都守着弟弟。 “他一生病,人就更像个小孩子,时不时就要闹腾一番,你除了哄他,其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而这一哄往往就要半个小时,晚上至少要闹个两回,那几天她都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10年前,王红娣从服装厂退休后,把精力全都放在照顾弟弟的事情上,她把弟弟的日常生活打理得妥妥帖帖,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她都让给弟弟吃。这么多年的照顾,如今弟弟一有什么不舒服,她不用问一看就知道,可以称得上是“半个医生”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现在弟弟很少需要上医院了。
担心弟弟以后的生活
有时看着弟弟把饭撒得满桌都是,王红娣也会忍不住训斥两句,但是看着弟弟无助的眼神,听着弟弟含糊不清的话语,王红娣又于心不忍了。王红娣说,家中的其他姐弟都有家小,生活也不容易,以前她上班的时候姐弟们有时也帮着照顾弟弟,现在弟弟已经适应了她的照顾,其他人就很难亲近。
王红娣说,自己身患高血压,又有颈椎病,万一哪一天她走了,弟弟可怎么办啊。为此,她时不时跟弟弟唠叨着将来要去福利院,弟弟一听到“福利院”几个字就拉着她的胳膊不肯放,比画着他愿意在家一直跟着姐姐过。
王红娣也坦言,因为要照顾弟弟,曾经吓退了很多追求者,但她一点也不后悔。她说,如果对方不能接受你的家人,那么这个人就不值得自己去托付终身。如今这样的生活也很不错,平时她会带着弟弟去公园里与人讲讲大道,唱唱越剧,弟弟也很喜欢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