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苏州阳澄湖畔,一个貌似寻常的项目开工典礼上,来自上海市经委、国资委、协作委,以及苏州市政府的官员悉数在坐。这项由企业主导的名为“长江产业港(苏州)基地”的项目,被寄托以种种期望:将以市场的力量“互通供需信息、促进要素流动、破除政府壁垒、合理产业分工”。
项目的实施者是一家名为“长江联合发展集团”的公司。这家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最早由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中心城市政府及交通银行作为发起人,联合沿江其他27个城市,于1992年共同组建。长江联合发展集团成立的定位,即为“从事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跨区域投资发展的投资型公司,推进长江经济带各城市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今年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对服务长三角、发挥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总体部署,并对国资企业服务长三角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长江联合产权投资信息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峻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早有学者提出,以往靠行政力量去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由于触及地方政府利益,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为进一步协调由于行政区经济造成的矛盾,苏浙沪都提出希望能成立一个全国性的长三角协调机构,以便在更高级别上协调一体化过程中遭遇的困境。然而,这项建议在今年初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长三角座谈会上并没有得到认可。
“不能为了打破一个权威,再重新塑造另一个权威”,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一位专家表示,“建议在座谈会上没有被认可,彰显了中央政府在今后长三角一体化中强化市场作用的决心。”
行政推动乏力
不久前,北京中经纵横经济研究院完成的一份名为《2007年中国三大经济圈产业投资咨询报告》中指出:“虽然长三角一体化的呼声叠起、进程加快,一体化的范围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代表的诸多利益主体的存在,长三角目前仍旧是一种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最为典型的是上海曾提出的“173计划”,即2003年4月上海市政府召开“降低比较商务成本,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引力”专题情况通报会后出台的,旨在以“嘉青松”地区为试点,以期创造与周边地区平等竞争条件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因三区试点区域总面积为173平方公里,故称为“173”计划。
该计划招致江苏方面的强烈反映,多年之后,“‘173计划’在江浙引起的负面议论至今尚有耳闻”,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协调机制缺乏,利益分配不均”。
“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在于各种生产要素和人的自由流动”,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遭遇的主要障碍就在于地方政府利益下产生的行政壁垒。”
江苏省某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表示,“市场经济下,利益是调节的最大杠杆,企业希望成为利润的最大获得者,政府希望是税收的最大收益者。对政府而言,从宏观上讲,无论企业处于什么位置,税收都是国家的。但从微观上讲,企业的流动,特别是大企业对地方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的影响。”
上述专家表示,目前长三角一体化主要在依靠行政力量加上计划经济力量推动,所以在触及地方政府利益时,“推动就显得不那么有力”。
期待市场之手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最新公开的《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框架的设想》则对市场化力量的期待明显加重,《设想》建议说,在现有的行政力量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和新组建一批区域性中介组织;促进企业层面的磋商和合作机制建设。“可以考虑先行试点成立跨区域的长三角同业、行业协会。对企业层面的磋商和合作机制,则是指以网络型的产业组织空间形成产业群落。”
按照长江联合发展集团的规划,长江产业港(苏州)基地将利用上海的产业优势和苏州的土地优势,根据上海产业升级中的业态变化和转移趋势,开发和推进一批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的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园区。
“项目定位为高端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将为企业提供交流互动平台,企业聚集区”,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江产业港(苏州)基地规划占地2000亩,一期占地316亩,已被列为2007年苏州市重点项目之一,将为长三角外资、民资、国资等提供办公、研发、接待、培训、会议等产业配套服务。同时,结合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重要会议,将承接长三角发展论坛、长三角政府官员沙龙、长三角高端CEO交流等活动。
“这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一次积极尝试,目前正积极将这一运作模式推广到与盐城、九江等城市的合作中”张峻说,“区别于以往的行政推动,这种运行方式以市场的方式将上海城市功能的辐射带动、产业结构的辐射扩散、资源的整合以及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结合在一起。”
“由于我们公司股东为地方政府国资委,通过分成的方式,各地政府的利益也将得到更好的协调”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