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省政府部署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省质监系统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围绕承担的2个专项、3个100%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多措并举,不断把专项整治向纵深推进。
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按照进村、进企、进户,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三进四定”的方式,对全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以及10类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了拉网式的再调查、再梳理、再确认。
二是加大抽查力度,找准主要问题。有重点地增加食品及10类涉及健康安全产品的抽查频次,累计抽查16大类食品4906批次、10大类涉及健康安全产品1429批次。通过监督抽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整治措施。同时,对故意制假售假和连续两次以上监督抽查严重不合格的企业,建立了“黑名单”。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形成高压态势。组织开展了“三大战役”、“五大冲击波”的各项行动。截止10月29日,全省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5607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0177家,立案查处1839起,当场处罚224起,涉案货值2986.5万元,拟吊销生产许可证62家,移送公安7起。
四是加强证后监督,强化过程监管。对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已通过强制认证的企业,采取现场核查的方式,组织专家对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工艺的符合性进行检查,督促企业持续保持法定条件和要求。省局出台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和查处的指导意见,建立了监管机构和认证机构联动的执法检查机制,并组织开展了电器等5大类28种强制性认证产品检查,立案查处82起。
五是加强督查指导,确保措施落实。专项整治行动一开始,省质监局就从省、市局机关抽调130名干部,组成7个工作组,进驻7个重点地区督促指导,日前又充实工作组力量,把督导范围覆盖到全省所有地市。同时,还从省级技术机构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技术服务专家团,分赴各地指导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品质量。为了规范整治要求,省局组织专家编印了《浙江省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基本要求》,推出小作坊“三框一盒”的管理规范,即小作坊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质量安全承诺书装框上墙,原辅料进货和产品销售台帐、索证索票、产品标准文本、检验报告等资料装盒存放。为有效解决基层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现实困难和矛盾,积极调动乡镇、村和企业“三员”的作用,推进在各中心镇和重点工业乡镇(街道)建立质监站(所),努力把整治任务落实到最基层。 (浙江省质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