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助学几乎捐尽所有流动资产
精神传递儿子不收花圈细说父愿
在来宾登记簿上,记者看到,前来吊唁赵安中老先生的人络绎不绝,有政府官员,有乡亲,有桥头胡中心小学、桥头胡中心幼儿园等学校的师生们。
赵亨龙告诉记者:“今天上午,一位在文化馆工作的女士来看望爸爸,她曾就读于爸爸出资兴办的学校,也是林杏琴基金的受益者。她打算买一束花来献给爸爸,我告诉她,她的心意爸爸肯定会知道的。但是,如果把买花的钱用来买学习用品,送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们,爸爸会更开心的!”他说,希望那些受资助的孩子在长大后也同样能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的确,赵安中先生一直心系祖国的教育事业。早在1986年,国家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时,赵安中就觉得适逢其时,为之欣然;在祖国各地开展“希望工程”活动之后,他立即把自己的捐资办学方向转到“希望工程”的旗帜下。赵亨龙回忆说,父亲每次到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学校讲话,都会以“我是个小学生,今朝来大学讲话,交关开心”这句宁波土话作为结束语。“我想,爸爸希望通过这句话,告诉家乡的大学生———未来的精英们,他作为一个小学生,都能做到始终感恩社会、回报社会。那大学生们成才后,也要记得回馈社会。”
记者了解到,早在若干年前,赵安中就把家族生意交给了儿子们,除了保留“董事长”的名头外,他实际上已经“退休”了。但他又是“退而不休”,他的160多项捐赠事业,在他看来是一笔笔很大很大的“生意”,是他晚年的事业、乐趣和支撑。而自太太龚碧华中风卧床不起后,自己又屡得癌症,他的心理和身体一度相当脆弱。而小儿子赵亨文手中有一张“王牌”。他对父亲说,“你一定要好起来啊,我们还有好几个捐赠项目没有做呢!”这张牌果然很灵验,一说到捐赠项目,老人就来了精神,“我们要抓紧做,赶紧做啊!”
据杨玉玲估算,赵安中先生有记录的捐款额在1.5亿到2亿人民币。赵亨龙表示:“爸爸基本上把他所有的流动资产都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们。”记者在《赵氏家族捐赠项目总汇》上看到,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至2006年,赵氏家族10万元以上的捐赠项目就有166项,以他母亲林杏琴这一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就有近140幢;自1986年来,赵家向“希望工程”的捐赠总额达1.3亿元,盖起了160多幢教学楼。
赵亨龙表示:“全家都十分理解父亲的理念,支持他的行为。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精神,也是我们赵家的精神,我们会把他的精神和行动一直延续下去。”
记者手记
2001年秋天,我去过赵安中先生捐资建立的台州黄岩富山乡中心小学的林杏琴教学楼;2007年夏,我到香港去采访先生,先生为家乡孩子题字“希望他们好”,关切之情溢于言表;2007年秋天,我去了赵安中先生的母校,他捐资复建的宁波镇海中兴中学;我多次在他捐资的宁波大学“林杏琴会堂”聆听知名学者的讲座。2007年11月3日,我在旅途中捧着《赵安中传》细细品读,我看到了一个经历了岁月风云、博学多能的成功商人;一名乡心仁厚,时时想着报效桑梓的宁波人;一位热心“希望工程”,全心办学的和蔼长者。只是,我没想到,先生于2007年11月4日凌晨5点13分在日夜眷恋的故土溘然辞世;我没想到,再见先生时,只能通过鞠躬来表达最深切的怀念与崇高的敬意。但是,先生的精神永远不会因岁月流逝而苍老,反而会在无数年轻的生命中得到延续和蓬勃生长;能留在故土,看百业兴旺,莘莘学子个个成为社会栋梁,先生也必定是欣慰而满足的。在此,我们也祝愿先生一路走好。
赵安中先生
1918年生于宁波镇海骆驼镇杜塘畈,早年就读于“五金大王”叶澄衷先生所办的叶氏中兴学校,与船王包玉刚是同班同学。“九·一八”事变后,国家危难,时局动荡,他不得不辍学谋生学做生意。历经风雨,白手起家,创办了香港荣华纺织有限公司。事业有成后,赵安中先生积极回报家乡,资助各地的“希望工程”。
作为一个商人,在香港他可能算不得巨富,然而在中国“希望工程”这个特殊舞台上,他却堪称“超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