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钱江晚报11月5日报道,4日上午,由杭州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妇联、钱江晚报社联合举办的杭州第四届邻居节在庆春广场拉开帷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宣布邻居节开幕,市委副书记叶明致辞,市委副书记王金财宣布获得杭州市“双十佳”和谐家庭名单,省有关部门负责人高海浩、杨大进、陈海良、张丽萍、李丹以及市领导翁卫军、陈小平、郁嘉玲出席开幕式。向市民代表授邻居节节旗,并为“双十佳”和谐家庭颁奖。据悉,本届邻居节活动将以“和谐家园、品质生活”为主题,通过开展“我的社区我的家”专题摄影大赛,“和谐家庭”、“十佳优秀社区邻居节”、“十佳最有创意邻居节”等评选活动,进一步促进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邻里互助、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见钱江晚报11月5日)
邻里关系是传统关系中很近的一种关系,“远亲不如近邻”是中国人对邻居最好的诠释。但是近年来,有逐渐疏远的趋势,这主要是人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各忙各的,最主要是现代社会流动人口增加,一些新的社区是由陌生人构成,结果这样导致邻里关系仅仅是地理上的靠近,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并不熟悉,甚至相互不认识,更不用说,心理上的贴近。现实生活中,门共梯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不鲜见。
在我国农村,经济收入远不如城市,但一项调查却显示,心理层面上,农村居民对社会生活的满意度总体水平要高于城市居民。专家认为,其中一项提高满意度的重要贡献因素是社区人际关系的融洽度,这种相对密切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源在有限条件下的调剂需要。笔者小的时候是在一个农村度过的,那时侯经济状况不如现在,经常到邻居家借些油盐酱醋,邻居的客人多了,也会到我家借些碗筷,是一份“情感福利”,但是随着我进入城市生活后,我们一些隔壁的邻居几乎半年都不会说话,这份“情感福利”在现代人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逐渐离我们远去,笔者怀念不已。
良好的邻里关系是社会和谐需要。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社区文化的品质则影响市民的素质,甚至决定城市家园的品位,而社区文化的品质构成的一个基本元素就是良好的邻里关系。在杭州市举办的邻居节,主办单位倡导更多的市民朋友参与到邻居节的活动中来,对左邻右舍、社区朋友展露一个微笑、送上一句问候、奉献一份爱心,共筑温馨家园,共创美好生活,以实际行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作出积极贡献,其积极作用不可轻视。
良好的邻里关系,大家相互关爱、互帮互助,还可以化解诸如社区治安、卫生、空巢家庭等社会难题。邻居之间的人文关怀、情谊交流,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邻居节,可以衍生更多的超越远亲的浓浓情感,可以打开城市的邻居心理的那堵隔墙,可以让城市一张张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因此,笔者强烈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国性的邻居节,构建和谐社会。(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浙江教学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