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嘉兴11月7日电 今年47岁的南湖区七星镇博山村村民项新根最近的举动有点“反常”:身为泥匠,他一向惜时如金,天黑之前不离工地,但这两天却收工特别早。一打听,原来他将代表村里的舞龙队到杭州参加农民“种文化”百村赛颁奖仪式暨“秋收庆典”,经常要“加班加点”练习舞龙。
与项新根一样,博山村舞龙队的22名队员都铆足了劲要到杭州舞出“农民的精神”来。我们在排练场上看到,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一条气宇轩昂的青龙时而翻滚、时而跳跃、时而盘旋,轻盈中不失洒脱,让人不大相信舞动这条龙的竟全是地地道道的村里人。这些队员中有做木工的,有卖咸菜的,还有在企业打工的,但每次排练,人员都到得整齐。一次,队员阮建成正在上海金山一带卖菜,直到傍晚才接到排练通知,他二话不说,放下生意就立刻赶回来参加排练。
为将这条龙在吴山广场上舞出彩,舞龙队的队员们可没少花心思。他们特意从嘉兴将一位擅长舞龙的老师傅请到村里,为这次演出编排新动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排练,一出《祥龙庆丰收》的“大戏”已基本就绪。讲起心爱的舞龙,队长朱林根就收不住口:“我们舞龙的每个动作都有非常吉祥的含义,像舞龙船这个动作,就呈现出人美、水美的新农村建设新景象。”
舞龙队员们不仅在节目的编排上精心构思,在排练中对每个动作更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龙出官、龙卷凤、凤穿尾、龙蝴蝶、舞龙门、舞龙船……光听听这些名词都已眼花缭乱,但他们经过不断的排练却能做到井井有条。队员黄建民一边擦着汗水,一边告诉我们,一次由于一个队员的动作没踩准,光这个动作大家都配合他反复练了整整一晚上,谁都没一句怨言。
“要是没‘种文化’活动,我们就不可能这么快就能到省城去表演。”58岁的金志宝说自己最远去过嘉兴演出,这次能让杭州城里看看我们博山村的舞龙,真是太开心了,有机会一定要向别的农民兄弟再讨教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