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8日讯
近日西湖边不时出没的野猪,吸引了市民的眼球,也让游客担心。为确保市民和游客安全,西湖区紧急组织了几支狩猎队,上山搜捕野猪。昨天,记者跟着其中一支狩猎队上山打野猪,亲历了一回惊心动魂的人猪大战。
狩猎队带着猎狗上山
大清谷三面环山,树木高大茂密,山坡上还有茶园竹园,为野猪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和觅食条件。按西湖区龙坞镇猎人陈金星的说法是:“茶园里埋了菜饼做肥料,野猪闻到香味就来了,把茶园翻得乱七八糟;竹园里鲜嫩的冬笋刚冒头,就被野猪拱出来吃掉……”
昨天上午7:30,陈金星和镇上另外两位猎人蔡国华、翁伟敏一起,穿着迷彩服,背上双管猎枪,每人备10发霰弹,从大清谷南出口东面上了石塘坞。他们背的猎枪长1.4米,用的是霰弹,每颗霰弹里有八九颗铅弹,为的是提高命中率。而穿迷彩服,可起到隐蔽作用。
三名猎人都在40岁上下,都有二十多年打猎史,属名副其实的“老枪”。尤其是陈金星,18岁开始打猎,是个神枪手,也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人物。陈金星介绍,野猪一般晚上出来活动,白天则会找人迹罕至、林密草长的地方睡觉。要找到野猪的窝,得靠猎狗灵敏的鼻子。
陈金星昨天带着三条猎狗在前面开路:胖子、花花和小狗。胖子是条斑点狗,4岁,虽然身材不高,但十分灵活勇敢。它在10月31日曾有过一场硬仗,跟一头一百多斤重的野猪厮打起来,嘴巴边被撕开一道四厘米长的血口。昨天它带伤上阵。花花和小狗个子更小,才两岁,但也已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对野猪的气味非常敏感。
“野猪昨天来的还是今天来的,猎狗一闻便知。我们主要是看野猪留下的脚印,脚印很干是以前留下的,而湿润的往往是刚留下不久的。”陈金星说,打野猪最好选在雨后的晴天,因为脚印容易辨认。
树丛中出现两头野猪身影
三个人搜索了半天,连个野猪脚印也没发现。中午,简单吃了点干粮和水,继续带着猎狗搜山。
下午1点多,狩猎队队长梁永富也加入搜捕队伍。陈金星带着猎狗走在最前头,其余三人分散开来,落在他的后面七八十米,四个人成品字型排列,这样无论野猪想从哪个方向“突围”,都有人看住。
下午2点左右,花花和小狗突然狂叫起来,并拼命往山顶蹿。
树丛中,出现两头野猪的身影,还有穿越树丛的嗖嗖声。
“猪来了!”陈金星沉着地跟后面几位打招呼,然后,跟着花花迅速朝山上奔。
本来朝另一方向搜索的胖子,也立刻转向,朝山上蹿去。
两只猎狗意外被兽夹夹伤
突然,花花和小狗先后消失在草丛中,并发出凄厉叫声。陈金星心里咯噔一下。而胖子还在奋勇追赶。
眼看追不上了,陈金星叫胖子回来。胖子遗憾地朝着山顶狂吠不已。
另外两只狗的叫声越来越小,渐渐地变成了呜咽。
“不好,它们受伤了!”陈金星和同伴循着狗声,找了好一会,才在密林中发现它们。花花的前右脚和小狗的后右脚,都被违法狩猎者安装的铁夹子夹牢了。
“本来三条狗追上去,围牢野猪,缠住它并控制它,我们紧跟上去,瞄准野猪耳朵后面的脖子要害处打上一枪,野猪就没命了。”陈金星说,猎人的枪法要准,否则打到腿或屁股,野猪死不了发起狂来,反而会变得十分危险。
这一次,四名猎人都觉得很遗憾。
西湖区可打,西湖景区不可打
西湖区龙坞镇有10名猎人,每年大概能打十多头野猪。打下的野猪,大部分被村民分食。1997年前,好多村民以猎野猪野兔黄麂为生。后来,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野猪属于有益的野生动物,属省一般保护动物。但当它繁衍过快,成为一种灾害并破坏生态平衡时,经县级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即可进行猎捕。浙江省林业厅森林公安规定的狩猎期是每年的10月20日至11月30日。
西湖区可以打野猪,而西湖风景名胜区是禁猎区,只能赶不能打。目前,西湖景区的有关部门正在报批,打算派人进山赶野猪。
陈金星觉得,最近市民发现景区有野猪,很正常,因为景区禁猎10年了,野猪繁殖能力又很强。另外,周围地区都在围捕野猪,野猪就可能逃入禁猎区。
猎枪能用,毒药铁夹不能用
去年出笼的《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里说,2000年,全省野猪约2.9万头,到2006年已猛增到约10万头。我省从2005年开始集中捕猎成灾野猪,2006年捕获野猪1359头,其中杭州市捕获野猪716头。
今年10月20日开始,我省再次组织集中猎捕成灾野猪的专项行动。按规定,猎捕只能在野猪分布较集中且危害严重地区的猎区进行,禁止在三级以上森林火险等级天气进行,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游览区、军事禁区以及人口密集区狩猎。各猎区猎捕队只能在本猎区乡镇猎捕野猪,禁止跨猎区猎捕。
每次猎捕活动必须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时间,参加捕猎人员必须有持枪证、狩猎证。
猎捕野猪时必须使用猎枪等合法工具,禁止使用军用武器、气枪、毒药、炸药、吊杠、电捕、地弓、铁夹及其他危害人畜安全的猎捕工具和猎捕装置,禁止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或者使用火攻、烟熏、挖洞、陷阱等方法猎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