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9日讯
35位大学生兴致勃勃地围坐成一圈,听老师讲解什么是“现金流”、如何记账。一小时后,师生们一同讨论完成了一周工作计划,35位大学生便分作3小组,兴奋地当起了“零售商”和“制造商”。
于是,这间大学课堂上立刻冒出了35名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等企业精英。他们手握着老师发的代价券开始了公司的运营,从购买原材料到销售产品,每天都要按工作计划完成相应的任务,到了特定时间还要从老师手里抽取“情景卡”,应付卡上所写的形形色色的意外事件,例如“你上周生产的一件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被退回,现在要花30元为客户修理”;“税务人员上门了,请你为本月卖掉的所有产品按每件10元纳税”……
当记者近日在浙江科技学院的一间教室里目睹这一幕时,差点以为自己走进了“大富翁”游戏的真人版场景。“这是我们学校本学期新开设的创业课,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逐步掌握创业的必备知识。”授课老师郑友取告诉记者。
真人版“大富翁”可不是那么容易玩的。虽说这门新式创业课用的都是模拟场景,但谈判、记账、发薪水等商业环节却一个都不少。同时,这些未来创业者还时不时遭遇老师设下的陷阱。就在上周,郑友取仅用10元代价券就难倒了课堂上三分之二的学生。
那天实战演练一开始,郑友取照例给全班3个小组分发启动资金。半分钟后,3个小组的财务总监都发现了老师多给了10元代价券,赶紧向组员汇报。35名未来创业者有的一脸疑惑,有的一肚子窃喜,每个组都在悄声议论:“郑老师数错了,多给了10元。”“太好了,我们组的资金比其他两组多。”“既然是多给的,我们把10元上交吧。”……最后,仅有一个小组将多领的代价券交还到了郑友取的手上。
“你们手里多出来的10元是我故意多给的,就是想考验你们的诚信度。我们做人处事需要讲诚信,创业更是如此。”郑友取揭开了陷阱的秘密,让35名学生面面相觑。创业课上的诚信教育,让他们一辈子都难忘。
据创业课的另一位任课老师李俊介绍,这门公共选修课一开出来就颇受学生欢迎。他说:“考虑到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一堂课最多只能容纳35名学生,可是来报名的有100多,结果我们不得不通过创业素质测试来删选。”